癸酉,魏主還平城,大饗,告廟,將帥及百官皆受賞,兵士賜複十年。
壬子,以少府中山甄法崇為益州刺史。
玄月,癸醜,魏主還宮。庚申,加太尉長孫嵩柱國大將軍。以左光祿大夫崔浩為司徒,征西大將軍長孫道生為司空。道生性清儉,一熊皮鄣泥,數十年不易。魏主使歌工曆頌群臣曰:“智如崔浩,廉若道生。”
因而魏南鄙大水,民多餓死。尚書令劉絜言於魏主曰:“自頃邊寇內侵,戎車屢駕;天讚聖明,地點克殄;方難既平,皆蒙優錫。而郡國之民,雖不征討,服勤農桑,以供軍國,實經世之大本,府庫之所資。今自山以東,遍遭水害,應加哀矜,以弘覆育。”魏主從之,複境內一歲租賦。
秋,七月,己未,魏主至濡水。庚申,遣安東將軍奚斤發幽州民及密雲丁零萬餘人,運攻具,出南道,會和龍。魏主至遼西,燕王遣其侍禦史崔聘奉牛酒犒師。己巳,魏主至和龍。
八月,燕王使數萬人出戰,魏昌黎公丘等擊破之,死者萬餘人。燕尚書高紹帥萬餘家保羌胡固;辛巳,魏主攻紹,斬之。平東將軍賀多羅攻帶方,撫軍大將軍永昌王健攻建德,驃騎大將軍樂平王丕攻冀陽,皆拔之。玄月,乙卯,魏主引兵西還,徙營丘、成周、遼東、樂浪、帶方、玄菟六郡民三萬家於幽州。
夏蒲月,庚寅,魏主如雲中。
燕尚書郭淵勸燕王送款獻女於魏,乞為附庸。燕王曰:“負釁在前,結忿已深,降附取死,不如守誌更圖也。”
冬,十一月,乙巳,魏主還平城。
吐穀渾王慕瓂遣其司馬趙叔入貢,且來得勝。
夏主畏魏人之逼,擁秦民十餘萬口,自治城濟河,欲擊河西王蒙遜而奪其地。吐穀渾王慕瓂遣益州刺史慕利延、寧州刺史拾虔帥騎三萬,乘其半濟,邀擊之,執夏主定以歸,沮渠興國被創而死。拾虔,樹洛乾之子也。
乙未,以吐穀渾王慕瓂為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諸軍事、征西大將軍、西秦、河二州刺史,進爵隴西王,且命慕瓂悉歸南邊將士先冇於夏者,得百五十餘人。
秋,七月,己酉,魏主如河西。
左仆射臨川王義慶固求解聘;甲辰,以義慶為中書令,丹陽尹仍舊。
辛卯,魏主斥逐騎常侍鄧穎來聘。
八月,乙酉,河西王蒙遜遣子安周入待於魏。
趙廣等打擊成都,劉道濟嬰城自守。賊眾頓聚日久,不見司馬飛龍,欲散去。廣懼,將三千人及羽儀詣陽泉寺,詐雲迎飛龍。至則謂道人枹罕程道養曰:“汝但自言是飛龍,則坐享繁華;不則斷頭!”道養惶怖承諾。廣乃推道養為蜀王、車騎大將軍、益、梁二州牧,改元泰始,備置百官。以道養弟道助為驃騎將軍、長沙王,鎮涪城;趙廣、帛氐奴、梁顯及其黨張尋、嚴遐皆為將軍,奉道養還成都,眾至十餘萬,四周圍城,令人謂道濟曰:“但送費謙、張熙來,我輩自解去。”道濟遣中兵參軍裴方明、任浪之各將千餘人出戰,皆敗還。
初,魏昭成帝始製法律:“反逆者族。其餘當死者聽入金、馬贖罪。殺人者聽與死家馬牛、葬具以平之。盜官物,一備五;私物,一備十。”四部大人共坐王庭決辭訟,無係訊連逮之苦,境內安之。太祖入中原,患前代律令峻密,命三公郎王德刪定,務崇簡易。季年被疾,科罰濫酷;太宗承之,吏文亦深。冬,十月,戊寅,世祖命崔浩更定律令,除五歲、四歲刑,增一年刑;巫蠱者,負羖羊、抱犬沉諸淵。初令官階九品者得以官爵除刑。婦人當刑而孕,產後百日乃決。闕左懸登聞鼓,以達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