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335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金紫光祿大夫顏延之卒。延之子竣貴重,凡所資供,延之一無所受,布衣茅舍,蕭然仍舊。常乘贏牛笨車,逢竣鹵簿,即屏住道側。常語竣曰:“吾平生不憙見要人,今不幸見汝!”竣起宅,延之謂曰:“善為之,無令先人笑汝拙也。”延之嘗早詣竣,見來賓盈門,竣尚未起,延之怒曰:“汝出糞土當中,升雲霞之上。遽高傲如此,其能久乎!”竣丁父憂,裁逾月,起為右將軍,丹陽尹仍舊。竣固辭,表十上;上不準,遣中書舍人戴明寶抱竣登車,載之郡舍,賜以布衣一襲,絮以彩綸,遣主衣就衣諸體。

乙卯,魏如廣寧溫泉宮,遂巡平州;庚午,至黃山宮;仲春,丙子,登碣石山,觀滄海;戊寅,南如信都,畋於廣川。

八月,己亥,魏主還平城。

乙卯,魏立朱紫馮氏為皇後。後,遼西郡公朗之女也;朗為秦、雍二州刺史,坐事誅,後由是冇入宮。

魏主將東巡,冬,十月,詔太宰常英起行宮於遼西黃山。

上閨門無禮,不擇親疏、尊卑,流聞官方,無所不至。誕寬而有禮,又誅太子劭、丞相義宣皆有大功,民氣竊向之。誕多聚才力之士,蓄精甲利兵,上由是畏而忌之,不欲誕居中,使出鎮京口;猶嫌其逼,更徙之廣陵。以延孫腹心之臣,故使鎮京口以防之。

上欲移青、冀二州並鎮曆城,議者多分歧。青、冀二州刺史垣護之曰:“青州北有河、濟,又多陂澤,非虜所向;每來寇掠,必由曆城。二州並鎮,此經遠之略也。北又近河,歸順者易。近息民患,遠申王威,安邊之上計也。”由是遂定。

元嘉中,官鑄四銖錢,輪郭、形製與五銖同,用費有利,故民不盜鑄。及上即位,又鑄孝建四銖,情勢薄小,輪郭不成。因而盜鑄者眾,雜以鉛、錫;翦鑿古錢,錢轉薄小。守宰不能禁,坐死、免者接踵。盜鑄益甚,物價踴貴,朝廷患之。去歲春,詔錢薄小無輪郭者悉不得行,官方清淨。是歲,始興郡公沈慶之建議,覺得:“宜聽民鑄錢,郡縣置錢署,樂鑄之家皆居署內,平其準式,去其雜偽。去春所禁新品,一時施用,今鑄悉依此格。萬稅三千,嚴檢盜鑄。”丹陽尹顏竣駁之,覺得:“五銖輕重,定於漢世,魏、晉以降,莫之能改;誠以物貨既均,改之偽生故也。今雲去春所禁一時施用;若大小總行而不從公鑄,利己既深,情偽無極,私鑄、翦鑿儘不成禁,財華未贍,大錢已竭,數歲之間,悉為灰塵矣。今新禁初行,品式未一,斯須自止,不敷以垂聖慮;唯府藏空乏,實為重憂。今縱行細錢,官無益賦之理;百姓雖贍,無解官乏。唯簡費去華,專在儉仆,求贍之道,莫此為貴耳。”議者又覺得“銅轉可貴,欲鑄二銖錢。”竣曰:“議者覺得官藏空虛,宜變動鑄;天下銅少,宜減錢式以救交弊,賑國舒民。愚覺得不然。今鑄二銖,恣行新細,於官無解於乏,而官方巧詐大興,天下之貨將糜碎至儘;空嚴立禁,而利深難絕,不一二年,其弊不成複救。民懲大錢之改,兼畏剋日新禁,販子之間,必生騷動。遠利未聞,切患猥及,富商得誌,窮戶困頓,此皆其不成者也。”乃止。

上自即吉以後,奢淫自恣,多所興造。丹陽尹顏竣以藩朝舊臣,數誠心諫爭,無所躲避,上浸不悅。竣自謂才足乾時,恩舊莫比,當居中永執朝政;而所陳多不納,疑上欲疏之,乃求外出以占上意。夏,六月,丁亥,詔以竣為東揚州刺史,竣始大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