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365章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魏主敕後軍將軍寧文福行牧地。福表石濟以西,河內以東,距河凡十裡。魏主自代徙雜畜置其地,使福掌之;畜無耗失,覺得司馬監。

魏郢州刺史韋珍,在州有聲績,魏主賜以駿馬、穀帛。珍集境內孤貧者,悉散與之,謂之曰:“天子以我能綏撫卿等,故賜以穀帛,吾何敢獨占之!”

庚辰,立皇子寶義為晉安王,寶玄為江夏王,寶源為廬陵王,寶寅為建安王,寶融為隨郡王,寶攸為南平王。

魏主欲變易舊風,壬寅,詔禁士民胡服。國人多不悅。

通直散騎常侍劉芳,纘之族弟也,與給事黃門侍郎太原郭祚,皆以文學為帝所親禮,多引與講論及密議政事;大臣貴戚皆覺得疏己,怏怏有不平之色。帝使給事黃門侍郎陸覬私諭之曰:“至尊但欲廣知古事,詢訪宿世法度耳,終不親彼而相疏也。”眾意乃稍解。覬,之子也。

戊子,立皇子寶卷為太子。

魏主命盧淵攻南陽。淵以軍中乏糧,請先攻赭陽以取葉倉,魏主許之。乃與征南大將軍城陽王鸞、安南將軍李佐、荊州刺史韋珍共攻赭陽。鸞,長命之子;佐,寶之子也。北襄城太守成公期閉城把守。薛真度軍於沙堨,南陽太守房伯玉、新野太守劉思忌拒之。

甲辰,魏以太尉東陽王丕為太傅、錄尚書事,留守平城。

久之,虎使竟不再來,魏主引公卿議行留之計,公卿或覺得好止,或覺得好行。帝曰:“世人紛繁,莫知所從。必欲儘行留之勢,宜有客主,共相起發。任城、鎮南為留議,朕為行論,諸公坐聽得矣,父老從之。”眾皆曰:“諾。”鎮南將軍李衝曰:“臣等正以遷都草創,人思少安;為內應者未得審諦,不宜輕動。”帝曰:“彼降款真假,誠未可知。若其虛也,朕巡撫淮甸,訪民痛苦,使彼知君德之地點,有北向之心;若實在也,今不以時應接,則失乘時之機,孤歸義之誠,敗朕大略矣。”任城王洽曰:“虎無質任,又使不再來,其詐可知也。今代都新遷之民,皆有戀本之心。扶老攜幼,始就洛邑,居無一椽之室,食無畑石之儲。又冬月垂儘,東作將起,乃‘百堵皆興’、‘俶載南畝’之時,而驅之使擐甲執兵,泣當白刃,殆非歌舞之師也。且諸軍已進,非無應接。若降款有實,待既平樊、沔,然後鑾輿順動,亦可晚之有!今率然輕舉,高低頹廢;若空行空返,恐挫損天威,更成賊氣,非策之得者也。”司空穆亮覺得好行,公卿皆同之。澄謂亮曰:“公輩在外之時,見張旗授甲,皆有憂色,平居論議,不肯南征,何得對上即為此語!麵背分歧,事涉欺佞,豈大臣之義、國士之體乎!萬一傾危,皆公輩所為也。”衝曰:“任城王可謂忠於社稷。”帝曰:“任城以從朕者為佞,不從朕者豈必皆忠!夫小忠者,大忠之賊,無乃似諸!”澄曰:“臣愚闇,雖涉小忠,如果竭誠謀國;不知大忠者竟何所據!”帝不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