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366章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先是,上以義陽危急,詔都督青、冀二州諸軍事張衝出軍攻魏以分其兵勢。衝遣軍主桑係祖攻魏建陵、驛馬、厚丘三城,又遣軍主僧護攻魏虎阬、馮時、即丘三城,皆拔之。青、冀二州刺史王洪範遣軍主崔延襲魏紀城,據之。

上遣尚書右仆射沈文季助豐城公遙昌守奉陽。文季入城,止遊兵不聽出,敞開城門,嚴加守備。魏兵尋退。

魏之犯境也,盧昶等猶在建康,齊人恨之,飼以蒸豆。昶怖懼,食之,淚汗交橫。謁者張思寧辭氣不平,死於館下。及還,魏主讓昶曰:“人誰不死,何至自同牛馬,屈身辱國!縱不遠慚蘇武,獨不近愧思寧乎!”乃黜為民。

戊申,魏主循淮而東,民皆安堵,租運屬路。丙辰,至鐘離。

建武二年乙亥,公元四九五年春,正月,壬申,遣鎮南將軍王廣之督司州、右衛將軍蕭坦之督徐州、尚書右仆射沈文季督豫州諸軍以拒魏。

高宗明天子中

戊辰,魏主如碻磝,命謁者仆射成淹具舟楫,欲自泗入河,溯流還洛。淹諫,覺得“河道悍猛,非萬乘所宜乘。”帝曰:“我以平城無漕運之路,故京邑民貧。今遷都洛陽,欲通四方之運,而民猶憚河道之險;故朕有此行,以是開百姓之心也。”

癸醜,魏詔求遺書,秘閣所無,無益時用者,加以優賞。

懿嬰城自守,軍主範絜先將三千餘人在外,還救南鄭。英掩擊,儘獲之。圍城數旬日,城中恟懼。錄事參軍新野庾域封題空倉數十,唆使將士曰:“此中粟皆滿,足支二年,但儘力死守!”眾心乃安。會魏主召英還,英使老弱先行,自將精兵為後拒,遣使與懿告彆。懿覺得詐,英去一日,猶不開門;仲春,乃遣將追之。英與士卒上馬交兵,懿兵不敢逼,行四日四夜,懿兵乃返。英入斜穀,會天大雨,士卒截竹貯米,執炬火於頓時炊之。

甲午,魏太子冠於廟。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群臣,謂曰:“卿等欲朕遠追商、周,為欲不及漢、晉邪?”鹹陽王禧對曰:“群臣願陛下度越前王耳。”帝曰:“但是當變風易俗,當因循守故邪?”對曰:“願聖政日新。”帝曰:“為止於一身,為欲傳之子孫邪?”對曰:“願傳之百世!”帝曰:“但是必當改作,卿等不得違也。”對曰:“上令下從,其誰敢違!”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成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成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如有故為,當加降黜。各宜深戒!王公卿士覺得然不?”對曰:“實如聖旨。”帝曰:“朕嘗與李衝論此,衝曰:四方之語,竟知誰是;帝者言之,即為正矣。衝之此言,其罪當死!”因顧衝曰:“卿負社稷,適時禦史牽下!”衝免冠頓首謝。又責留守之官曰:“昨瞥見女猶服夾領小袖,卿等何為不遵前詔!”皆賠罪。帝曰:“朕言非是,卿等當庭爭。如何入則順旨,退則不從乎!”六月,己亥,下詔:“不得為北俗之語於朝廷。違者免所居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