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375章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蕭衍使征虜將軍王茂、軍主曹仲宗等乘水漲以舟師襲加湖,鼓譟攻之。丁酉,加湖潰,吳子陽等走免,將士殺滅頂者萬計,俘其餘眾而還。因而郢、魯二城相視奪氣。

仲春,乙醜,南康王以冠軍長史王茂為江州刺史,竟陵太守曹景宗為郢州刺史,邵陵王寶修為荊州刺史。

魏安國宣簡侯王肅卒於壽陽,贈侍中、司空。初,肅以父死非命,四年不除喪。高祖曰:“三年之喪,賢者不敢過。”命肅以祥秜之禮除喪。然肅猶素服、不聽樂畢生。

吳子陽等進軍武口。衍命軍主梁天惠等屯漁湖城,唐修期等屯白陽壘,夾岸待之。子陽進軍加湖,去郢三十裡,傍山帶水,築壘自固。子陽舉烽,城內亦舉火應之;而表裡各自保,不能相救。會房僧寄病卒,眾複推助防張樂祖代守魯山。

乙巳,南康王即天子位於江陵,改元,大赦,立宗廟、南北郊,州府城門悉依建康宮,置尚書五省,以南郡太守為尹,以蕭穎胄為尚書令,蕭衍為左仆射,晉安王寶義為司空,廬陵王寶源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建安王寶寅為徐州刺史,散騎常侍夏侯詳為中領軍,冠軍將軍蕭偉為雍州刺史。丙午,詔封庶人寶卷為涪陵王。乙酉,以尚書令蕭穎胄行荊州刺史,加蕭衍征東大將軍、都督征討諸軍事,假黃鉞。時衍次楊口,和帝遣禦史中丞宗夬犒軍。寧朔將軍新野庾域諷夬曰:“黃鉞未加,非以是總帥侯伯。”夬返西台,遂有是命。薜元嗣遣軍主沈難當帥輕舸數千亂流來戰,張惠紹等擊擒之。

六月,西台遣衛尉席闡文勞蕭衍軍,齎蕭穎胄等議謂衍曰:“今頓兵兩岸,不併軍圍郢,定西陽、武昌,取江州,此機已失;莫若請救於魏,與北連和,猶為上策。”衍曰:“漢口路通荊、雍,控引秦、梁,糧運資儲,仰引氣味;以是兵壓漢口,保持數州。今若並軍圍郢,又分兵進步,魯山必阻沔路,扼吾咽喉;若糧運不通,天然離散,何謂耐久?鄧元起近欲以三千兵往取尋陽,彼若歡然知機,一說士足矣;脫距王師,固非三千兵所能下也。進退無據,未見其可。西陽、武昌,取之即得;然既得以後,即應鎮守。欲守兩城,不減萬人,糧儲稱是,卒無所出。脫東軍有上者,以萬人攻一城,兩城勢不得相救,若我分軍應援,則首尾俱弱;如其不遣,孤城必陷,一城既冇,諸城相次土崩,天下大事去矣。若郢州既拔,囊括沿流,西陽、武昌天然流行。何遽分兵散眾,自貽憂患乎!且丈夫發難欲清天步,況擁數州之兵以誅群小,懸河注火,奚有不滅!豈容北麵請救蠻夷,以逞強於天下!彼一定能信,徒取醜聲,此乃下計,何謂上策!卿為我輩白鎮軍:前程攻取,但以見付,事在目中,無患不捷,但借鎮軍靖鎮之耳。”

直寢苻承祖、薛魏孫與禧通謀,是日,帝寢於寶塔之陰,魏孫欲弑帝,承祖曰:“吾聞殺天者身當病癩。”魏孫乃止。俄而帝寤,集始亦至。帝擺佈皆四出逐禽,直衛無幾,匆促不知所出。左中郎將於忠曰:“臣父領軍留守都城,計防遏有備,必無所慮。”帝遣忠馳騎觀之,於烈已分兵嚴備,使忠還奏曰:“臣雖老,心力猶可用。此屬放肆,不敷為慮,願陛下清蹕徐還,以安物望。”帝甚悅,自華林園還宮,撫於忠之背曰:“卿差能人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