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385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甲戌,魏薛和破劉龍駒,悉平其黨,表置東夏州。

庚寅,新作緣淮塘,北岸起石頭迄東冶,南岸起後渚籬門迄三橋。三月,丙戌,魏皇子詡生,大赦。詡母胡充華,臨涇人,父國珍,襲武始伯。充華初選入掖庭,同列以故事祝之曰:“願生諸王、公主,勿生太子。”充華曰:“妾之誌異於諸人,何如畏一身之死而使國度無嗣乎!”及有娠,同列勸去之,充華不成,擅自誓曰:“若幸而生男,次第當長,男生身故,所不憾也!”既而生詡。先是,魏主頻喪皇子,年漸長,深加慎護,擇良家宜子者覺得乳保,養於彆宮,皇後、充華皆不得近。

夏,四月,魏詔尚書與群司鞫理獄訟,令饑民就穀燕、恒二州及六鎮。

尚書左仆射張稷,自謂功大賞薄,嘗侍宴樂壽殿,酒酣,怨望形於辭色。上曰:“卿兄殺郡守,弟殺其君,有何稱呼!”稷曰:“臣乃無稱呼,至於陛下,不得言無勳。東昏殘暴,義軍亦來伐之,豈在罷了!”上捋其須曰:“張公可畏人!”稷既懼且恨,乃求出外;癸卯,以稷為青、冀二州刺史。

上即位之三年,詔定新曆。員外散騎侍郎祖□恒奏其父衝之考古法為正,曆不成改。至八年,詔太史課新舊二曆,新曆密,舊曆疏,是歲,始行衝之《大明曆》。

己醜,上幸國子學,親臨講肄。乙未,詔太子以下及貴爵之子年可從師者皆退學。

清河王懌有才學聞望,懲彭城之禍,因侍宴,謂肇曰:“天子兄弟詎有幾人,而翦之幾儘!昔王莽頭禿,藉渭陽之資,遂篡漢室。今君身曲,亦恐終成亂階。”會大旱,肇擅錄囚徒,欲以收眾心。懌言於魏主曰:“昔季氏旅於泰山,孔子疾之。誠以君臣之分,宜防微杜漸,不成瀆也。減膳靈囚,乃陛下之事,今司徒行之,豈人臣之義乎!明君失之於上,奸臣竊之於下,禍亂之基,於此在矣。”帝笑而不該。

天監九年庚寅,公元五一零年春,正月,乙亥,以尚書令沈約為左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王瑩為尚書令。約文學高一時,而貪冒榮利,用事十餘年,政之得失,唯唯罷了。自以久居端揆,有誌台司,論者亦覺得好,而上終不消;乃求外出,又不準。徐勉為之請三司之儀,上不準。

馬仙瑅圍朐山,張稷權頓六裡以督饋運,上數出兵助之。秋,魏盧昶上表請益兵六千,米十萬石,魏主以兵四千給之。冬,十一月,己亥,魏主詔揚州刺史李崇等治兵壽陽,以分朐山之勢。盧昶本儒生,不習軍旅。朐山城中糧樵俱竭,傅文驥以城降;十仲春,庚辰,昶引兵先遁,諸軍接踵皆潰。會大雪,軍士凍死及墮手足者三分之二,仙瑅追擊,大破之。二百裡間,殭屍相屬,魏兵免者什一二。收其糧畜東西,不成勝數。昶單騎而走,棄其節傳、儀衛俱儘;至郯城,借趙遐節覺得軍威。魏主命黃門侍郎甄琛馳髍鎖昶,窮其敗狀,及趙遐皆免官。唯蕭寶寅全軍而歸。

魏以甄琛為河南尹,琛表曰:“國度居代,患多盜竊,世祖發奮,廣置主司、裡宰,皆以下代令長及五等散男有經略者乃得為之。又多置吏士為其羽翼,崇而重之,始得製止。今遷都已來,天下轉廣,四遠赴會,事過代都,五方雜遝,寇盜公行,裡正職輕任碎,多是下才,人懷輕易,不能督察。請取武官八品將軍已下乾用貞濟者,以本官俸恤領裡尉之任,高者領六部尉,中者領經途尉,下者領裡正。不爾,請少高裡尉之品,選下品中應遷者進而為之。督責有所,輦轂可清。”詔曰:“裡正可進至勳品,經途從九品,六部尉正九品;諸職中簡取,不必武人。”琛又奏以羽林轔遊軍,於諸坊巷司察盜賊。因而洛城平靜,後常踵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