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靈州刺史曹泥與其婿涼州刺史普樂劉豐,複叛降東魏,魏人圍之,水灌其城,不冇者四尺。東魏丞相歡發阿至羅三萬騎徑度靈州,繞出魏師以後,魏師退。歡帥騎迎泥及豐,拔其遺戶五千以歸,以豐為南汾州刺史。
丁亥,上耕籍田。
魏下詔數高歡二十罪,且曰:“朕將親總六軍,與丞相打掃凶醜。”歡亦移檄於魏,謂宇文黑獺、斛斯椿為逆徒,且言:“今分命諸將,領兵百萬,剋期西討。”東魏遣行台元晏擊元慶和。
玄月,壬寅,東魏以定州刺史侯景兼尚書右仆射、南道行台,督諸將犯境。
東魏使尚書右仆射高隆之發十萬夫撤洛陽宮殿,運其材入鄴。
益州刺史鄱陽王範、南梁州刺史樊文熾合兵圍晉壽,魏東益州刺史傅敬和來降。範,恢之子;敬和,豎眼之子也。
元慶和引兵逼東魏南兗州,東魏洛州刺史韓賢拒之。六月,慶和攻南頓,豫州刺史堯雄破之。
趙剛自蠻中往見東魏東荊州刺史趙郡李湣,勸令附魏,湣從之,剛由是得至長安。丞相泰以剛為左光祿大夫。剛說泰召賀拔勝、獨孤信即是梁,泰使剛來請之。
甲子,魏以廣陵王欣為太傅,儀同三司萬俟受洛乾為司空。
魏複改鼻祖神元天子為太祖,道武天子為烈祖。
癸未,東魏以鹹陽王坦為太師。
司馬子如、高季式召孫搴劇飲,醉甚而卒。丞相歡親臨其喪。子如叩首請罪,歡曰:“卿折我右臂,為我求可代者!”子如舉中書郎魏收,歡以收為主簿。收,子建之子也。它日,歡謂季式曰:“卿飲殺我孫主簿,魏收治文書不如我意;司徒嘗稱一人謹密者為誰?”季式以司徒記室廣宗陳元康對,曰:“是能夜中闇書,快吏也。”召之,一見,即授大丞相功曹,掌奧妙,遷大行台都官郎。時軍國多務,元康問無不知。歡或出,臨行,留元康在後,頓時有所號令九十餘條,元康屈指數之,儘能影象。與功曹平原趙彥深同知奧妙,時人謂之陳、趙。而元康勢居趙前,性又柔謹,歡甚親之,曰:“如此人誠可貴,天賜我也!”彥深名隱,以字行。
魏秦州刺史王超世,丞相泰以內兄也,驕而黷貨,泰奏請加法,詔賜死。
甲午,東魏發民七萬六千人作新宮於鄴,使仆射高隆之與司空胄曹參軍辛術共營之,築鄴南城週二十五裡。術,琛之子也。
甲午,東魏閶闔門災。門之初成也,高隆之乘馬瞭望,謂其匠曰:“西南獨高一寸。”量之公然,太府卿任忻集自矜其巧,不肯改。隆之恨之,至是譖於丞相歡曰:“忻集潛通西魏,令人故燒之。”歡斬之。
元慶和攻東魏城父,丞相歡遣高敖曹帥三萬人趣項,竇泰帥三萬人趣城父,侯景帥三萬人趣彭城,以任祥為東南道行台仆射,節度諸軍。
是歲,鄱陽妖賊鮮於琛改元上願,有眾萬餘人。鄱陽內史吳郡陸襄討擒之,案治黨與,無濫死者。民歌之曰:“鮮於平後善惡分,民無枉死賴陸君。”
北梁州刺史蘭欽引兵攻南鄭,魏梁州刺史元羅舉州降。
東魏以封延之為青州刺史,代侯淵。淵既失州任而懼,行及廣川,遂反,夜,襲青州南郭,劫奪郡縣。夏,四月,丞相歡使濟州刺史蔡俊討之。淵部下多叛,淵欲南奔,於道為賣漿者所斬,送首於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