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以仲密之叛由崔暹,將殺之,高澄匿暹,為之固請,歡曰:“我匄其命,須與苦手。”澄乃出暹,而謂大行台都官郎陳元康曰:“卿使崔暹得杖,勿複相見。”元康為之言於歡曰:“大王方以天下付大將軍,大將軍有一崔暹不能免其杖,父子尚爾,況於它人!”歡乃釋之。
玄月,戊戌,司空袁昂卒,遺疏不受贈諡,敕諸子勿上行狀及立銘誌。上不準,贈本官,諡穆正公。
秋,七月,己卯,東魏宜陽王景植卒。
東魏詔群官於麟趾閣議定法製,謂之《麟趾格》,冬,十月,甲寅,頒行之。
魏以侍中宇文測為多數督、行汾州事。測,深之兄也,為政簡惠,得士民氣。地接東魏,東魏人數來寇抄,測擒獲之,命解縛,引與相見,為設酒殽,待以客禮,並給糧餼,衛送出境。東魏人大慚,不複為寇,汾、晉之間遂通慶弔,時論稱之。或告測交通境外者,丞相泰怒曰:“測為我安邊,我知其誌,何得間我骨肉!”命斬之。
魏自喪亂以來,農商賦閒,六鎮之民相帥內徙,就食齊、晉,歡因之以成霸業。東西分裂,比年戰役,河南州郡鞠為茂草,公私困竭,民多餓死。歡命諸州濱河及津、梁皆置倉積穀以相轉漕,供軍旅,備饑荒,又於幽、瀛、滄、青四州傍海煮鹽。軍國之費,粗得周贍。至是,東方連歲大稔,穀斛至九錢,山東之民稍復甦息矣。
十一月,丙戌,東魏以彭城王韶為太尉,度支尚書胡僧敬為司空。僧敬名虔,以字行,國珍之兄孫,東魏主之舅也。
東魏丞相歡朝於鄴。司徒孫騰坐事免;乙酉,以彭城王韶錄尚書事,侍中廣陽王湛為太尉,尚書右仆射高隆之為司徒。初,太傅尉景與丞相歡同歸爾朱榮,其妻,歡之姊也,自恃勳戚,貪縱犯警,為有司所劾,繫獄;歡三詣闕泣請,乃得免死。丁亥,降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歡往造之,景臥不起,大呼曰:“殺我時趣邪!”歡撫而拜謝之。辛卯,以庫狄乾為太傅,以領軍將軍婁昭為大司馬,封祖裔為尚書右仆射。六月,甲辰,歡還晉陽。
大同八年壬戌,公元五四二年春,正月,敬躬據郡反,改元永漢,署官屬,打擊廬陵,逼豫章。南邊久不習兵,情麵擾駭,豫章內史張綰募兵以拒之。綰,纘之弟也。仲春,戊戌,江州刺史湘東王繹遣司馬王僧辯、中兵曹子郢討敬躬,受綰節度。三月,戊辰,擒敬躬,送建康,斬之。僧辯,神念之子也,該博辯捷,器宇寂然,雖射不穿劄,而誌氣高遠。
歡渡河,據邙山為陳,不進者數日。泰留輜重於瀍曲,夜,登邙山以襲歡。候騎白歡曰:“賊距此四十餘裡,蓐食乾飲而來。”歡曰:“自當渴死!”乃正陣以待之。戊申,拂曉,泰軍與歡軍遇。東魏彭樂以數千騎為右甄,衝魏軍之北垂,所向奔潰,遂馳入魏營。人告彭樂叛,歡甚怒。俄而西北塵起,樂使來得勝,虜魏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多數督臨洮王柬、蜀郡王榮宗、江夏王升、钜鹿王闡、譙郡王亮、詹事趙善及督將僚佐四十八人。諸將乘勝擊魏,大破之,斬首三萬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