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413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東魏尚書令高澄尚靜帝妹馮翊長公主,生子孝琬,朝貴賀之,澄曰:“此至尊之甥,先賀至尊。”三日,帝幸其第,賜錦彩布絹萬匹。因而諸貴競致禮遺,貨滿十室。

魏丞相泰欲革易時政,為強國富民之法,大行台度支尚書兼司農卿蘇綽儘其智慧,同意其事,減官員,置二長,並置屯田以資軍國。又為六條聖旨,玄月,始奏行之:一曰清心,二曰敦教養,三曰儘天時,四曰擢賢能,五曰恤獄訟,六曰均賦役。泰甚重之,嘗置諸坐右,又令百司習誦之,其牧守令長非通六條及計帳者,不得居官。

高季式在永安戍,仲密遣信報之;季式走告歡,歡待之如舊。

東魏以光州刺史李元忠為侍中。元忠雖處要任,不以物務乾懷,唯喝酒自娛。丞相歡欲用為仆射,世子澄言其放達常醉,不成委以台閣。其子搔聞之,請節酒,元忠曰:“我言作仆射不堪喝酒樂,爾愛仆射,宜勿喝酒。”

東魏臨淮王孝友表曰:“令製百家為族,二十五家為閭,五家為比。百家以內有帥二十五,征發皆免,苦樂不均,羊少狼多,複有蠶食,此之為弊久矣。京邑諸坊,或七八百家獨一裡正、二史,庶事無闕,而況外州乎!請還是置三正之名不改,而每閭止為二比,計族省十二丁,貲絹、番兵,所益甚多。”事下尚書,寢不可。

東魏丞相歡朝於鄴。司徒孫騰坐事免;乙酉,以彭城王韶錄尚書事,侍中廣陽王湛為太尉,尚書右仆射高隆之為司徒。初,太傅尉景與丞相歡同歸爾朱榮,其妻,歡之姊也,自恃勳戚,貪縱犯警,為有司所劾,繫獄;歡三詣闕泣請,乃得免死。丁亥,降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歡往造之,景臥不起,大呼曰:“殺我時趣邪!”歡撫而拜謝之。辛卯,以庫狄乾為太傅,以領軍將軍婁昭為大司馬,封祖裔為尚書右仆射。六月,甲辰,歡還晉陽。

東魏丞相歡以諸州調絹不還是式,民甚苦之,奏令悉以四十尺為匹。

是歲,魏又益新製十二條。

魏自喪亂以來,農商賦閒,六鎮之民相帥內徙,就食齊、晉,歡因之以成霸業。東西分裂,比年戰役,河南州郡鞠為茂草,公私困竭,民多餓死。歡命諸州濱河及津、梁皆置倉積穀以相轉漕,供軍旅,備饑荒,又於幽、瀛、滄、青四州傍海煮鹽。軍國之費,粗得周贍。至是,東方連歲大稔,穀斛至九錢,山東之民稍復甦息矣。

大同八年壬戌,公元五四二年春,正月,敬躬據郡反,改元永漢,署官屬,打擊廬陵,逼豫章。南邊久不習兵,情麵擾駭,豫章內史張綰募兵以拒之。綰,纘之弟也。仲春,戊戌,江州刺史湘東王繹遣司馬王僧辯、中兵曹子郢討敬躬,受綰節度。三月,戊辰,擒敬躬,送建康,斬之。僧辯,神念之子也,該博辯捷,器宇寂然,雖射不穿劄,而誌氣高遠。

十一月,丙戌,東魏以彭城王韶為太尉,度支尚書胡僧敬為司空。僧敬名虔,以字行,國珍之兄孫,東魏主之舅也。

魏幽州刺史順陽王仲景坐事賜死。

歡以仲密之叛由崔暹,將殺之,高澄匿暹,為之固請,歡曰:“我匄其命,須與苦手。”澄乃出暹,而謂大行台都官郎陳元康曰:“卿使崔暹得杖,勿複相見。”元康為之言於歡曰:“大王方以天下付大將軍,大將軍有一崔暹不能免其杖,父子尚爾,況於它人!”歡乃釋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