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414章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丞相泰求自貶,魏主不準。是役也,魏諸將皆無功,唯耿令貴與太子武衛率王胡仁、都督王文達力軍功多。泰欲以雍、岐、北雍三州授之,以州有好壞,使探籌取之。仍賜胡仁名勇,令貴名豪,文達名信,用彰其功。因而廣募關、隴豪右以增軍旅。

高澄對諸貴極言褒美崔暹,且戒屬之。丞相歡書與鄴下諸貴曰:“崔暹居憲台,鹹陽王、司馬令皆吾布衣之舊,高貴密切,無過二人,同時開罪,吾不能救,諸君其慎之!”

秋,七月,魏大赦。以王盟為太傅,廣平王讚為司空。

魏南郢州刺史耿令貴,大喊,獨入敵中,鋒刃亂下,人皆謂已死,俄奮刀而還。如是數四,適時貴前者死傷接踵。乃謂擺佈曰:“吾豈樂殺人!懦夫除賊,不得不爾。若不能殺賊,又不為賊所傷,何異逐坐人也!”

甲午,上幸蘭陵,謁建寧陵,使太子入守宮城;辛醜,謁脩陵。

丞相歡多在晉陽,孫騰、司馬子如、高嶽、高隆之,皆歡之親舊,委以朝政,鄴中謂之四貴,其權勢熏灼中外,率多專恣驕貪。歡欲損奪其權,故以澄為大將軍、領中書監,移門下機事總歸中書,文武獎懲皆稟於澄。孫騰見澄,不肯儘敬,澄叱擺佈牽下於床,築以刀環,立之門外。太原公洋於澄前拜高隆之,呼為叔父,澄怒罵之。歡謂群公曰:“兒子浸長,公宜避之。”因而公卿以下,見澄無不聳懼。庫狄乾,澄姑之婿也,自定州來謁,立於門外,三日乃得見。

尚書令司馬子如以丞相歡故交,當重擔,意氣自高,與太師鹹陽王坦貪黷無厭;暹前後彈子如、坦及幷州刺史可朱渾道元等罪行,無不極筆。宋遊道亦劾子如、坦及太保孫騰、司徒高隆之、司空侯景、尚書元羨等。澄收子如繫獄,一宿,發儘白,辭曰:“司馬子如從夏州策杖投相王,王給露車一乘,豢牸牛犢,犢在道死,唯豢角存,彆的皆取之於人。”丞相歡以書敕澄曰:“司馬令,吾之故舊,汝宜寬之。”澄駐馬行街,出子如,脫其鎖;子如懼曰:“非作事邪?”八月,癸酉,削子如官爵。玄月,甲申,以濟陰王暉業為太尉;太師鹹陽王坦以王還第,元羨等皆免官,其餘死黜者甚眾。久之,歡見子如,哀其蕉萃,以膝承其首,親為擇虱,賜酒百瓶,羊五百口,米五百石。

左軍趙貴等五將戰倒黴,東魏兵複振。泰與戰,又倒黴。會日暮,魏兵遂遁,東魏兵追之;獨孤信、於謹收散卒自後擊之,追兵驚擾,魏諸軍由是得全。若於惠夜引去,東魏兵追之;惠徐上馬,顧命廚人營食,食畢,謂擺佈曰:“長安死,此中死,有以異乎?”乃建旗鳴角,收散卒徐還;追騎疑有伏兵,不敢逼。泰遂入關,屯渭上。

以太子詹事謝舉為尚書仆射。

東魏廣陽王湛卒。

泰召王思政於玉壁,將使鎮虎牢,未至而泰敗,乃使守恒農。思政入城,令開門解衣而臥,慰勉將士,示不敷畏。後數日,劉豐生至城下,憚之,不敢進,引軍還。思政乃修城郭,起樓櫓,營農田,積芻粟,由是恒農始有守禦之備。

己醜,大赦。

東魏以喪亂以後,戶口失實,徭賦不均。冬,十月,丁巳,以太保孫騰、大司徒高隆之為括戶大使,分行諸州,得無籍之戶六十餘萬,僑居者皆勒還本屬。十一月,甲申,以高隆之錄尚書事,之前大司馬婁昭為司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