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湘東世子方等至江陵,湘東王繹始知台城不守,命於江陵四旁七裡樹木為柵,掘塹三重而守之。
高祖之末,建康士民服食、器用,爭尚豪華,糧無半年之儲,常資四方委輸。自景反叛,門路斷絕,數月之間,人至相食,猶不免餓死,存者百無一二。貴戚、豪族皆自出采穭,填委溝壑,不成勝紀。
癸未,景遣儀同三司來亮入宛陵,宣城太守楊白華誘而斬之。甲申,景遣其將李賢明攻之,不克。景又遣中軍侯子鑒入吳郡,以廂公蘇單於為吳郡太守,遣儀同宋子仙等將兵東屯錢塘,新城戍主戴僧遬據縣拒之。禦史中丞沈浚出亡東歸,至吳興,太守張嵊與之同謀,舉兵討景。嵊,稷之子也。東揚州刺史臨城公大連,亦據州不受景命。景號令所行,唯吳郡以西、南陵以北罷了。
壬午,詔北人在南為奴婢者,皆免之,所免萬計;景或更加超擢,冀收其力。
湘東王繹娶徐孝嗣孫女為妃,生世子方等。妃醜而妒,又多失行,繹二三年一至其室。妃聞繹當至,以繹目眇,為半麵妝以待之,繹怒而出,故方等亦無寵。及自建康還江陵,繹見其禦軍和整,始歎其能,入告徐妃,妃不對,垂泣而退。繹怒,疏其穢行,榜於大閤,方等見之,益懼。湘州刺史河東王譽,勇猛得士心,繹將討侯景,遣使督其糧眾,譽曰:“各自軍府,何忽隸人!”使者三返,譽不與。方等請討之,繹乃以少子安南侯方矩為湘州刺史,使方等將精卒二萬送之。方等將行,謂所親曰:“是行也,吾必死之;死得其所,吾複奚恨!”
辛巳,發高祖喪,升梓宮於太極殿。是日,太子即天子位,大赦。侯景出屯朝堂,分兵保衛。
臨賀王正德怨侯景賣己,密書召鄱陽王範,使以兵入;景遮得其書,癸醜,縊殺正德。景以儀同三司郭元建為尚書仆射、北道行台、總江北諸軍事,鎮新秦;封元羅等諸元十餘人皆為王。景愛永安侯確之勇,常置擺佈。邵陵王綸潛遣人呼之,確曰:“景輕浮,一伕力耳,我欲手刃之,正恨未得其便,卿還啟家王,勿以確為念。”景與確遊鐘山,引弓射鳥,因欲射景,絃斷,不發,景覺而殺之。
魏詔:“太和中代人改姓者皆複其舊。”
丁亥,立宣城王大器為皇太子。
荊州長史王衝等上箋於湘東王繹,請以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承製主盟,繹不準。丙辰,又請以司空主盟,亦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