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榷酒酤。
臣光曰:為人君者,動靜行動不成不慎,發於中必形於外,天下無不知之。當是時也,皇後、太子皆無恙,而命鉤弋之門曰堯母,非名也。是以奸臣逆探上意,知其奇愛少子,欲覺得嗣,遂有危皇後、太子之心,卒成巫蠱之禍,悲夫!
天漢四年甲申,公元前九七年春,正月,朝諸侯王於甘泉宮。
太初二年丙戌,公元前九五年春,正月,上行幸回中。
上每行幸,常今後事付太子,宮內付皇後。有所平決,還,白其最,上亦無異,偶然不省也。上用法嚴,多任深切吏。太子刻薄,多所昭雪,雖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悅。皇後恐久開罪,每戒太子,宜留取上意,不該擅有所縱舍。上聞之,是太子而非皇後。群臣刻薄父老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邪臣多黨與,故太子譽少而毀多。衛青薨後,臣下無複孃家為據,競欲構太子。
上怒甚,群下恐憂,不知所出。壺關三老茂上書曰:“臣聞父者猶天,母者猶地,子猶萬物也,故天平,地安,物乃茂成;父慈,母愛,子乃孝敬。今皇太子為漢適嗣,承萬世之業,體祖宗之重,親則天子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閭裡之隸臣耳;陛下顯而用之,銜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飾奸滑,群邪錯繆,是以親戚之路鬲塞而不通。太子進則不得見上,退則困於亂臣,獨冤結而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殺充,驚駭逋逃,子盜父兵,以救難自免耳。臣竊覺得天至心。《詩》曰:‘營營青蠅,止於藩。愷悌君子,無信讒言。讒言罔極,交亂四國。’往者江充讒殺趙太子,天下莫不聞。陛下不省察,深過太子,發大怒,舉大兵而求之,三公自將。智者不敢言,辯士不敢說,臣竊痛之!唯陛下寬解慰意,少察所親,毋患太子之非,亟罷甲兵,無令太子久亡!臣不堪拳拳,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宮下!”書奏,天子感寤,然尚未顯言赦之也。
上居建章宮,見一男人帶劍入中龍華門,疑其異人,命收之。男人捐劍走,逐之弗獲。上怒,斬門候。冬,十一月,發三輔騎士大搜上林,閉長安城門索;十一日乃解。巫蠱始起。丞相公孫賀夫人君孺,衛皇後姊也,賀由是有寵。賀子敬聲代父為太仆,驕奢不奉法,擅用北軍錢千九百萬;發覺,下獄。是時詔捕陽陵大俠朱安世甚急,賀自請逐捕安世以贖敬聲罪,上許之。結果得安世。安世笑曰:“丞相禍及宗矣!”遂從獄中上書,告“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上且上甘泉,使巫當馳道埋偶人,祝詛上,有惡言。”
征和二年庚寅,公元前九一年春,正月,下賀獄,案驗;父子死獄中,家屬。以涿郡太守劉屈氂為左丞相,封澎侯。屈氂,中山靖王子也。
是歲,匈奴且韑侯單於死。有兩子,長為左賢王,次為左大將。左賢王未至,朱紫覺得有病,更立左大將為單於。左賢王聞之,不敢進。左大將令人召左賢王而讓位焉。左賢王辭以病,左大將不聽,謂曰:“即不幸死,傳之於我。”左賢王許之,遂立,為狐鹿姑單於。以左大將為左賢王,數年,病死;其子先賢撣不得代,更覺得日逐王。單於自以其子為左賢王。
征和元年己醜,公元前九二年春,正月,上還,幸建章宮。
世宗孝武天子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