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54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旦遣孫縱之等前後十餘輩,多齎金寶、走馬賂遺蓋主、桀、弘羊等。桀等又詐使報酬燕王上書,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稱蹕,太官先置。又引“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乃為典屬國;大將軍長史敞無功,為搜粟都尉;又擅調益莫府校尉。光擅權自恣,疑有非常。臣旦願歸符璽,入宿衛,察奸臣變。”候司光出假日奏之,桀欲從中下其事,弘羊當與諸大臣共執退光。書奏,帝不肯下。明旦,光聞之,止畫室中不入。上問:“大將軍安在?”左將軍桀對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詔:“召大將軍。”光入,免冠、頓首謝。上曰:“將軍冠!朕知是書詐也,將軍無罪。”光曰:“陛下何故知之?”上曰:“將軍之廣明都郎,近耳;調校尉以來,未能旬日,燕王何故得知之!且將軍為非,不須校尉。”是時帝年十四,尚書、擺佈皆驚。而上書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懼,白上:“小事不敷遂。”上不聽。後桀黨與有譖光者,上輒怒曰:“大將軍忠臣,先帝所屬以輔朕身,敢有毀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複言。

冬,遼東烏桓反。初,冒頓破東胡,東胡餘眾散保烏桓及鮮卑山為二族,世役屬匈奴。武帝出破匈奴左地,因徙烏桓於上穀、漁陽、右北平、遼東塞外,為漢窺伺匈奴動靜。置護烏桓校尉監領之,使不得與匈奴交通。至是,部眾漸強,遂反。先是,匈奴三千餘騎入五原,殺略數千人;後數萬騎南旁塞獵,行攻塞外亭障,略取吏民去。是時漢邊郡烽火候望奪目,匈奴為邊寇者少利,希複犯塞。漢複得匈奴降者,言烏桓嘗發先單於塚,匈奴怨之,方發二萬騎擊烏桓。霍光欲出兵邀擊之,以問護軍都尉趙充國,充國覺得:“烏桓間數犯塞,今匈奴擊之,於漢便。又匈奴希寇盜,北邊幸無事,蠻夷自相進犯而出兵要之,招寇肇事,非計也。”光更問中郎將範明友,明友言可擊,因而拜明友為度遼將軍,將二萬騎出遼東。匈奴聞漢兵至,引去。初,光誡明友:“兵不空出;即後匈奴,遂擊烏桓。”烏桓時新中匈奴兵,明友既後匈奴,因乘烏桓敝,擊之,斬首六千餘級,獲三王首。匈奴由是恐,不能複出兵。

甲戌,富民定侯田千秋薨。時政事壹決大將軍光;千秋居丞相位,謹厚自守罷了。

初,杅冞遣太子賴丹為質於龜茲;貳師擊大宛還,將賴丹入至京師。霍光用桑弘羊前議,以賴丹為校尉,將軍田輪台。龜茲朱紫姑翼謂其王曰:“賴丹本臣屬吾國,今佩漢印綬來,迫吾國而田,必為害。”王即殺賴丹而上書謝漢。

元鳳二年壬寅,公元前七九年夏,四月,上自建章宮徙未央宮。

六月,赦天下。

李德裕論曰:人君之德,莫大於至明,明以照奸,則百邪不能蔽矣。漢昭帝是也。周成王有慚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成王聞管、蔡流言,遂使周公狼跋而東。漢高聞陳平去魏背楚,欲舍腹心臣。漢文惑季布使酒難近,罷歸股肱郡;疑賈生擅權狼籍,複疏賢士。景帝信誅晁錯兵解,遂戮三公。所謂“執猜疑之心,來讒賊之口”。使昭帝得伊、呂之佐,則成、康不敷侔矣。

烏桓複犯塞,遣度遼將軍範明友擊之。

冬,十一月,大雷。

元鳳三年癸卯,公元前七八年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柳樹枯僵自起生;有蟲食其葉成文,曰“公孫病已立”。符季節魯國眭弘上書,言:“大石自主,僵柳複起,當有匹庶為天子者。枯樹複活,故廢之家公孫氏當答覆乎?漢家承堯以後,有傳國之運,當求賢人禪帝位,退自封百裡,以順天命。”弘坐設妖言惑眾伏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