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遣車騎都尉韓昌迎單於,發所過七郡二千騎為陳道上。
烏孫大昆彌元貴靡及鴟靡皆病死。公主上書言:“大哥土思,願得歸骸骨,葬漢地!”天子閔而迎之。冬,至京師,待之一如公主之製。後二歲卒。
黃龍元年壬申,公元前四九年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
班固讚曰:孝宣之治,信賞必罰,綜覈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鹹精其能。至於技能、工匠、東西,自元、成間鮮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也。遭值匈奴乖亂,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單於慕義,頓首稱藩。功光祖宗,業垂後嗣,可謂複興,侔德殷宗、周宣矣!
是歲,營平壯武侯趙充國薨。先是,充國以老乞骸骨,賜安車、駟馬、黃金,罷就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議,常與參兵謀、問籌策焉。
杜延年以老病免。蒲月,己醜,廷尉於定國為禦史大夫。
詔諸儒講五經同異,蕭望之等平奏其議,上帝稱製臨決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書》、《穣梁春秋》博士。
匈奴呼韓邪單於之敗也,左伊秩訾王為呼韓邪計,勸令稱臣入朝事漢,從漢乞助,如此,匈奴乃定。呼韓邪問諸大臣,皆曰:“不成。匈奴之俗,本上力量而下退役,以頓時戰役為國,故有威名於百蠻。戰死,懦夫統統也。今兄弟爭國,不在兄則在弟,雖死猶有威名,子孫常長諸國。漢雖強,猶不能兼併匈奴。何如亂先古之製,臣事於漢,卑辱先單於,為諸國所笑!雖如是而安,何故複長百蠻!”左伊秩訾曰:“不然,強弱偶然。今漢方盛,烏孫城郭諸國皆為臣妾。自且韑侯單於以來,匈奴日削,不能取複,雖屈強於此,何嘗一日安也。今事漢則安存,不事則危亡,計何故過此!”諸大人相難久之,呼韓邪從其計,引眾南近塞,遣子右賢王銖婁渠堂入侍。郅支單於亦遣子右大將駒於利受入侍。
三月,有星孛於王良、閣道,入紫微宮。
珠厓郡反。夏,四月,遣護軍都尉張祿將兵擊之。
匈奴呼韓邪單於款五原塞,原奉國珍,朝三年正月。詔有司議其儀。丞相、禦史曰:“聖王之製,先京師而後諸夏,先諸夏而後蠻夷。匈奴單於朝賀,其禮節宜如諸侯王,位次鄙人。”太子太傅蕭望之覺得:“單於非正朔所加,故稱敵國,宜待以不臣之禮,位在諸侯王上。外夷頓首稱藩,中國讓而不臣,此則皋牢之誼,謙亨之福也。《書》曰:‘蠻夷荒服,’言其來服荒忽亡常。如使匈奴後嗣卒有鳥竄鼠伏,闕於朝享,不為畔臣,萬世之長策也。”天子采之,下詔曰:“匈奴單於稱北潘,朝正朔。朕之不德,不能弘覆。其以客禮待之,令單於位在諸侯王上,讚謁稱臣而不名。”
三月,己巳、建成安侯黃霸薨。蒲月,甲午,於定國為丞相,封西平侯。太仆沛郡陳萬年為禦史大夫。
臣光曰:王霸無異道。昔三代之隆,禮樂、撻伐自天子出,則謂之王。天子微小不能治諸侯,諸侯有能率其與國同討不庭以尊王室者,則謂之霸。其以是行之也,皆本仁祖義,任賢使能,賞善罰惡,禁暴誅亂。顧名位有尊卑,德澤有深淺,功業有大小,政令有廣狹耳,非若白黑、甘苦之相反也。漢之以是不能複三代之治者,由人主之不為,非先王之道不成複行於後代也。夫儒有君子,有小人。彼陋儒者,誠不敷與為治也,獨不成求真儒而用之乎?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皆大儒也,使漢得而用之,功烈豈如果而止邪!孝宣謂太子懦而不立,闇於治體,必亂我家,則可矣;乃曰霸道不成行,儒者不成用,豈不過火矣哉!殆非以是訓示子孫,垂法將來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