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69章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初,中書令石顯嘗欲以姊妻甘延壽,延壽不取。及破郅支還,丞相、禦史亦惡其矯製,皆不與延壽等。陳湯素貪,所鹵獲財物入塞,多犯警。司隸校尉移書道上,係吏士,按驗之。湯上疏言:“臣與吏士共誅郅支單於,幸得禽滅,萬裡振旅,宜有使者迎勞門路。今司隸反逆收係按驗,是為郅支報讎也!”上立出吏士,令縣、道具酒食以過軍。既至,論功,石顯、匡衡覺得:“延壽、湯擅發兵矯製,幸得不誅,如複加爵土,則後奉使者爭欲乘危徼倖,肇事於蠻夷,為國招難。”帝內嘉延壽、湯功而重違衡、顯之議,久之不決。

癸未,複孝惠天子寢廟園、孝文太後、孝昭太後寢園。

初,太子少好經籍,寬博謹慎;厥後幸酒,樂燕樂,上不覺得能。而山陽王康有材伎,母傅昭儀又愛幸,上以故常成心欲以山陽王為嗣。上暮年多疾,不親政事,留好音樂;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臨軒檻上,雙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後宮及擺佈習知音者莫能為,而山陽王亦能之,上數稱其材。史丹進曰:“凡所謂材者,敏而好學,溫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於絲竹鼓鼙之間,則是陳惠、李微高於匡衡,可相國也!”因而上嘿但是笑。

丞相衡上疏曰:“陛下秉至孝,哀傷思慕,不斷於心,未有遊虞弋射之宴,誠隆於慎終追遠,無窮已也。竊願陛下雖聖性得之,猶複加聖心焉!《詩》雲:‘煢煢在疚,’言成王喪畢思慕,意氣未能平也。蓋以是就文、武之業,崇大化之本也。臣又聞之師曰:‘妃匹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論《詩》,以《關雎》為始,此法紀之首,王教之端也。自上世已來,三代榮枯,未有不由此者也。願陛下詳覽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基,采有德,戒聲色,近嚴敬,遠技術。臣聞《六經》者,賢人以是統六合之心,著善惡之歸,明休咎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於其賦性者也。及《論語》、《孝經》,賢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臣又聞聖王之自為,動靜周旋,奉天承親,臨朝享臣,物有節文,以章人倫。蓋欽翼祗栗,事天之容也;溫恭敬遜,承親之禮也;正躬嚴恪,臨眾之儀也;嘉惠和說,饗下之顏也。舉錯行動,物遵其儀,故形為仁義,動為法例。今正月初,幸路寢,臨朝賀,置酒以饗萬方。《傳》曰:‘君子慎始。’願陛下留意動靜之節,使群下得望大德休光,以立基楨,天下幸甚!”上敬納其言。

因而天子下詔赦延壽、湯罪勿治,令公卿議封焉。議者覺得好如軍法捕斬單於令。匡衡、石顯覺得“郅支本亡逃失國,竊號絕域,非真單於。”帝取安遠侯鄭吉故事,封千戶;衡、顯複爭。夏,四月,戊辰,封延壽為義成侯,賜湯爵關內侯,食邑各三百戶,加賜黃金百斤。拜延壽為長水校尉,湯為射聲校尉。因而杜欽上疏追訟馮奉世前破莎車功。上以先帝時勢,不複錄。欽,故禦史大夫延年子也。

大赦天下。

班彪讚曰:臣外祖兄弟為元帝侍中,語臣曰:“元帝多材伎,善史乘,鼓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聲,分剏節度,窮極幼眇。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貢、薛、韋、匡迭為宰相。而上管束文義,優遊不竭,孝宣之業衰焉。然寬弘儘下,出於恭儉,號令溫雅,有古之風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