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76章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中壘校尉劉向上書曰:“臣聞帝舜戒伯禹‘毋若丹朱敖’,周公戒成王‘毋若殷王紂’,聖帝明王常以敗亂自戒,不諱廢興,故臣敢極陳其愚,唯陛下留意察焉!謹案《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日蝕三十六,今連三年比食,自建始以來,二十歲間而八食,率二歲六月而一發,古今罕見。異有小大希稠,占有舒疾緩急。觀秦、漢之易世,覽惠、昭之無後,察昌邑之不終,視孝宣之紹起,皆有變異著於漢紀。天之去就,豈不昭昭然哉!臣幸得托末屬,誠見陛下寬明之德,冀銷大異而興高宗、成王之聲,以崇劉氏,故懇懇數奸滅亡之誅!天文難以相曉,臣雖圖上,猶須口說,然後可知;願賜清燕之閒,指圖陳狀。”上輒入之,然終不能用也。

夏,四月,丁酉,無雲而雷,有流星從日下東南行,四周燿燿如雨,自晡及昏而止。

三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永始四年戊申,公元前一三年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大赦天下,三月,行幸河東,祠後土。

秋,七月,辛未晦,日有食之。

秋,七月,有星孛於東井。

冬,十一月,庚申,衛將軍王商病免。

元延二年庚戌,公元前一一年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東,祠後土。既祭,行遊龍門,登曆觀,陟華山而歸。

匈奴搜諧單於將入朝;未入塞,病死。弟且莫車立,為車牙若韑單於;以囊知牙斯為左賢王。

北地都尉張放到官數月,複征入侍中。太後與上書曰:“前所道尚未效,富平侯幾次來,其能默虖!”上謝曰:“請今奉詔!”上因而出放為天水屬都城尉。引少府許商、光祿勳師丹為光祿大夫,班伯為水衡都尉,並侍中,皆秩中二千石,每朝東宮,常從;及大政,俱使諭指於公卿。上亦稍厭遊宴,複修經籍之業;太後甚悅。

漢紀二十四(起著雍涒灘,儘昭陽赤奮若,凡六年)

孝整天子中

特進、安昌侯張禹請平陵肥牛亭地;曲陽侯根爭,覺得此地當平陵寢廟,衣冠所出遊道,宜更賜禹它地。上不從,卒以賜禹。根由是害禹寵,數毀惡之。天子愈益敬厚禹,每病,輒以起居聞,車駕自臨問之。上親拜禹床下,禹頓首謝恩。禹小子未有官,禹數視其小子,上即禹床下拜為黃門郎、給事中。禹雖家居,以特進為天子師,國度每有大政,必與定議。時吏民多上書言災異之應,譏切王氏專政而至,上意頗然之,未有以明見,乃車駕至禹弟,辟擺佈,親問禹以天變,因用吏民所言王氏事示禹。禹自見大哥,子孫弱,又與曲陽侯不平,恐為所怨,則謂上曰:“春秋》日蝕、地動,或為諸侯相殺,蠻夷侵中國。災變之意,深遠難見,故賢人罕言命,不語怪神,性與天道,自子貢之屬不得聞,何況膚見鄙儒之所言。陛下宜修政事,以善應之,與下同其福喜,此經義意也。新學小生,亂道誤人,宜無信譽,以經術斷之。”上雅信愛禹,由此不疑王氏。後曲陽侯根及諸王後輩聞知禹言,皆喜說,遂親就禹。故槐裡令朱雲上書求見,公卿在前,雲曰:“目前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成與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頭以厲其餘!”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徒弟,罪死不赦!”禦史將雲下,雲攀殿檻,檻折。雲呼曰:“臣得下從龍逄、比乾遊於地下,足矣!未知聖朝何如耳!”禦史遂將雲去。因而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首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於世,使其言是,一可誅;其言非,因當容之。臣敢以死爭!”慶忌叩首流血,上意解,然後得已。及後當治檻,上曰:“勿易,因此輯之,以旌直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