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78章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騎都尉平當使領河堤,奏:“九河今皆竗滅。按經義,治水有決河深川而無堤防梗阻之文。河從魏郡以東北多溢決,水跡難以清楚,四海之眾不成誣。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上從之。

河間惠王良能修獻王之行,母太後薨,服喪如禮;詔益封萬戶,覺得宗室儀表。

皇太後詔南、北郊長安仍舊。

仲春,壬子,丞相方進薨。時熒惑守心,丞相府議曹平陵李尋奏記方進,言:“災變火急,大責日加,安得但保斥逐之戮!闔府三百餘人,唯君侯擇此中,與儘節轉凶。”方進憂之,不知所出。會郎賁麗善為星,言大臣宜當之。上乃召見方進。還歸,未及引決,上遂賜冊,責讓以政事不治,災害並臻,百姓貧困,曰:“欲退君位,尚未忍,使尚書令賜君上尊酒十石,養牛一,君審處焉!”方進本日他殺。上秘之,遣九卿冊贈印綬,賜乘輿秘器、少府供張,柱檻皆衣素。天子親臨吊者數至,禮賜異於它相故事。

三月,上行幸河東,祠後土。

初,董仲舒說武帝,以“秦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邑有人君之尊,裡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贍不敷,塞併兼之路;去奴婢,除專殺之威;薄賦斂,省繇役,以寬民力,然後可善治也!”及上即位,師丹複建言:“今累世承平,大富吏民訾數钜萬,而貧弱愈困,宜略為限。”天子下其議,丞相光、大司空武奏請:“自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各有限;關內侯、吏、民名田皆毋過三十頃;奴婢毋過三十人。期儘三年。犯者冇入宮。”時田宅、奴婢賈為減賤,貴戚近習皆不便也,聖旨:“且須後。”遂寢不可。又詔齊三服官:“諸官織綺繡,難成、害女紅之物,皆止,無作輸。除任子令及誹謗詆欺法。掖廷宮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官奴婢五十以上,免為庶人,益吏三百石以下俸。”

夏,四月,丙午,太子即天子位,謁高廟;尊皇太後曰太皇太後,皇後曰皇太後。大赦天下。

成帝之世,鄭聲尤甚,黃門名倡丙強、景武之屬富顯於世,貴戚至與人主爭歌女。帝自為定陶王時疾之,又性不好音,六月,詔曰:“孔子不雲乎:‘放鄭聲,鄭聲淫。’其罷樂府官;郊祭樂及古兵法武樂在《經》,非鄭、衛之樂者,條奏彆屬他官。”凡所罷省過半。然百姓漸漬日久,又不製雅樂有以相變,大富吏民湛沔自如。

是日,孔光於大行前拜受丞相、博山侯印綬。

丙戌,帝崩於未央宮。

己卯,葬教整天子於延陵。

王莽薦中壘校尉劉歆有材行,為侍中,稍遷光祿大夫,貴幸;改名秀。上覆令秀典領《五經》,卒父前業;秀因而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法略》、有《法術略》、有《方技略》。凡書六略,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其敘諸子,分為九流:曰儒,曰道,曰陰陽,曰法,曰名,曰墨,曰從橫,曰雜,曰農,覺得:“九家皆起於霸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譬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歸而殊塗,分歧而百慮。’今異家者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長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愈於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捨短取長,則能夠通萬方之略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