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798章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六月,壬子,昭義節度使李筠奏擊北漢石會關,拔其六寨。乙卯,晉州奏都監李謙溥擊北漢,破孝義。

高保融再遺蜀主書,勸稱臣於周,蜀主集將相議之,李昊曰:“從之則君父之辱,違之則周師必至,諸將能拒周乎?”諸將皆曰:“以陛下聖明,江山險固,豈可望風屈就!秣馬厲兵,正為本日。臣等請以死衛社稷!”丁酉,蜀主命昊草書,極言回絕之。

顯德五年戊午,公元九五八年春,正月,乙酉,廢匡國軍。

甲辰,置保信軍於廬州,以右龍武統軍趙匡讚為節度使。

唐以天長為雄州,以建武軍使易文趕為刺史。仲春,甲寅,文趕舉城降。

壬寅,上自迎鑾複如揚州。

壬辰,拔靜水兵,始通吳越之路。先是帝遣左諫議醫發展安尹日就等使吳越,語之曰:“卿今去雖泛海,比還,淮南已平,當陸歸耳。”已而公然。

夏,四月,乙卯,帝自揚州北還。

上欲引戰艦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欲鑿楚州西北鸛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視,還言地形不便,計功甚多。上自往視之,授以籌劃,發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勤奮甚省。钜艦百艘皆達於江,唐人大驚,覺得神。

詔左散騎常侍須城艾潁等三十四人分行諸州,均定田租。庚子,詔諸州並村落,率以百戶為團,團置耆長三人。帝留意稼穡,刻木為耕夫、蠶婦,置之殿庭。命武勝節度使宋延渥以水軍巡江。

庚子,上賜唐主書,諭以:“緣江諸軍及兩浙、湖南、荊南兵並當罷歸,其廬、蘄、黃三道,亦令斂兵近外。俟彼將士及家眷皆就道,可遣人召將校以城邑付之。江中舟艦有須來往者,並令就北岸引之。”辛醜,陳覺告彆,又賜唐主書,諭以不必傳位於子。

甲申,唐始置進奏院於大梁。

成德節度使郭崇攻契丹東城,拔之,以報其犯境也。

唐主複遣劉承遇奉表稱唐國主,請獻江北四州,歲輸貢物數十萬。因而江北悉平,得州十四,縣六十。

庚戌,敕故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故升府節度使徐溫等墓並量給守戶。其江南群臣墓在江北者,亦委長吏以時檢校。

辛卯,以太祖天子領忠武節度使,徙安審琦為平盧節度使。

辛巳,南漢中宗殂,宗子衛王繼興即帝位,改名鋹,改元大寶。鋹年十六,國事皆決於寺人玉清宮使龔澄樞及女婢中盧瓊仙等,台省官備位罷了。

後周紀五(起著雍敦牂,儘屠維協洽,凡二年)

帝欲均田租,丁亥,以元稹《均田圖》遍賜諸道。

十一月,庚戌,敕竇儼編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

辛亥,唐主遣其臨汝公徐遼代己來上壽。

己酉,命宋延渥將水軍三千溯江巡警。

三月,壬午朔,帝如泰州。

是月,浚汴口,導河道達於淮,因而江、淮舟楫始通。

庚戌,蜀置永寧軍於果州,以通州隸之。

李玉至長安,或言“蜀歸安鎮在長安南三百餘裡,可剿襲也。”玉信之,牒永興節度使王彥超,索兵二百,彥超覺得歸安道阻隘難取,玉曰:“吾自奉密旨。”彥超不得已與之。玉將以往,十仲春,蜀歸安鎮遏使李承勳據險邀之,斬玉,其眾皆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