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85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十仲春,群臣奏請以安漢公廬為攝省,府為攝殿,第為攝宮。奏可。

司威陳崇奏莽兄子衍功侯光私報執金吾竇況,令殺人;況為收係,致其法。莽大怒,切責光。光母曰:“汝自視孰與長孫、中孫!”長孫、中孫者,宇及獲之字也。遂母子他殺,及況皆死。初,莽以事母、養嫂、撫兄子為名,及後悖虐,複以示公義焉。令光子嘉嗣爵為侯。

以長樂少府平晏為大司徒。

泉陵侯劉慶上書言:“周成王幼少,稱孺子,周公居攝。今帝富於春秋,宜令安漢公行天子事,如周公。”群臣皆曰:“宜如慶言。”

梓潼人哀章學問長安,素無行,好為大言,見莽居攝,即作銅匱,為兩檢,署其一曰“天帝行璽金匱圖”,其一署曰“赤帝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某者,高天子名也。書言王莽為真天子,皇太後如天命。圖書皆書莽大臣八人,又取令名王興、王盛,章因自竄姓名,凡十一人,皆署官爵,為幫手。章聞齊井、石牛事下,本日昏時,衣黃衣,持匱至高廟,以付仆射。仆射以聞。戊辰,莽至高廟拜受金匱神禪,禦王冠,謁太後,還坐未央宮前殿,下書曰:“予以不德,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以後,皇鼻祖考虞帝之苗裔,而太皇太後之末屬。皇每上帝隆顯大佑,成命統序,符契、圖文、金匱策書,神明詔告,屬予以天下兆民。赤帝漢氏高天子之靈,承天命,傳國金策之書,予甚礻氐畏,敢不欽受!以戊辰直定,禦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新。其改正朔,換衣色,變捐軀,殊徽幟,異器製。以十二月朔癸酉為始建國元年正月之朔;以雞鳴為時。服色配德上黃,捐軀應正用白,使節之旄幡皆純黃,其署曰‘新使五威節’,以承皇每上帝威命也。”

居攝元年丙寅,公元六年春,正月,王莽祀上帝於南郊,又行迎春、大射、養老之禮。

諸將東至陳留、菑,與翟義會戰,破之,斬劉璜首。莽大喜,複下詔先封車騎都尉孫賢等五十五人皆為列侯,即軍中拜授。因大赦天下。因而吏士精銳遂攻圍義於圉城,十仲春,大破之,義與劉信棄軍亡,至固始界中,捕得義,屍磔陳都會;卒不得信。

冬,十月,甲子,莽依《周書》作《大誥》曰:“粵其聞日,宗室之俊有四百人,民獻儀九萬夫,予敬以終究此謀繼嗣圖功。”遣大夫桓譚等班行諭告天下,以當反位孺子之意。

群臣複奏進攝天子子安、臨爵為公,封兄子光為衍功侯;是時莽還歸新都國,群臣複白以封莽孫宗為新都侯。

初始元年戊辰,公元八年春,地動。大赦天下。

三輔聞翟義起,自茂陵以西至沠二十三縣,盜賊併發。槐裡男人趙明、霍鴻等自稱將軍,攻燒官寺,殺右輔都尉及斄令,相與謀曰:“諸將精兵悉東,京師空,可攻長安。”眾稍多,至十餘萬,火見未央宮前殿。莽複拜衛尉王級為虎賁將軍,大鴻臚、望鄉侯閻遷為折衝將軍,西擊明等。以常鄉侯王惲為車騎將軍,屯平樂館;騎都尉王晏為建威將軍,屯城北;城門校尉趙恢為城門將軍;皆勒兵自備。以太保、後備、承陽侯甄邯為大將軍,受鉞高廟,領天下兵,左杖節,右把鉞,屯城外。王舜、甄豐日夜循行殿中。莽日抱孺子禱郊廟,會群臣,而稱曰:“昔成王幼,周公攝政,而管、蔡挾祿父以畔。今翟義亦挾劉信而反叛。自古大聖猶懼此,況臣莽之鬥筲!”群臣皆曰:“不遭此變,不章聖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