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_第8章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四十一年丁亥,公元前二七四年魏複與齊合從。秦穰侯伐魏,拔四城,斬首四萬。

四十年丙戌,公元前二七五年秦相國穰侯伐魏。韓暴鳶救魏,穰侯大破之,斬首四萬。暴鳶走開封。魏納八城以和。穰侯複伐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圍大梁,魏人割溫以和。

魏昭王薨,子安釐王立。

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二七三年趙人、魏人伐韓華陽。韓人垂危於秦,秦王弗救。韓相國謂陳筮曰:“事急矣!願公雖病,為一宿之行。”陳筮如秦,見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來。”陳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何也?”陳筮曰:“彼韓急則將變而他從;以未急,故複來耳。”穰侯曰:“請出兵矣。”乃與武安君及客卿胡陽救韓,八日而至,敗魏軍於華陽之下,走芒卯,虜三將,斬首十三萬。武安君又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二萬人於河。魏段乾子請割南陽予秦以和。蘇代謂魏王曰:“欲璽者,段乾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製璽,欲璽者製地,魏地儘矣!夫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儘,火不滅。”王曰:“是則然也。固然,事始已行,不成更矣!”對曰:“夫博之以是貴梟者,便則食,不便則止。今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梟也?”魏王不聽,卒以南陽為和,實修武。

田單將攻狄,往見魯仲連。魯仲連曰:“將軍攻狄,不能下也。”田單曰:“臣以即墨破亡餘卒破萬乘之燕,複齊之墟,今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車弗謝而去,遂攻狄,三月不克。齊小兒謠曰:“大冠若箕,修劍拄頤。攻狄不能下,壘枯骨成丘。”田單乃懼,問魯仲連曰:“先生謂單不能下狄,叨教其說。”魯仲連曰:“將軍之期近墨,坐則織蕢,立則仗鍤,為士卒倡曰:‘無可往矣!宗廟亡矣!本日尚矣!歸於何黨矣!’當此之時,將軍有死之心,士卒先無之氣,聞君言莫不揮泣奮臂而欲戰,此以是破燕也。當今將軍東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娛,黃金橫帶而騁乎淄、澠之間,有生之樂,無死之心,以是不堪也。”田單曰:“單之故意,先生誌之矣。”明日,乃厲氣循城,立於矢石之所,援袍鼓之。狄人乃下。

三十七年癸未,公元前二七八年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拔郢,燒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複戰,東北徙都於陳。秦以郢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

王從之,止武安君而謝韓、魏,使黃歇歸,約親於楚。

三十九年乙酉,公元前二七六年秦武安君伐魏,拔兩城。

初,燕人攻安平,臨淄市掾田單在安平,使其宗人皆以鐵籠傅車辝。及城潰,人爭門而出,皆以辝折車敗,為燕所禽;獨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免,遂奔即墨。是時齊地皆屬燕,獨莒、即墨未下,樂毅及並右軍、前軍以圍莒,左軍、後軍圍即墨。即墨大夫出戰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戰,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全,是多智習兵。”因共立覺得將以拒燕。樂毅圍二邑,期年不克,及令得救,各去城九裡而為壘,令曰:“城中民出者勿獲,困者賑之,使即舊業,以鎮新民。”三年而猶未下。或讒之於燕昭王曰:“樂毅智謀過人,伐齊,呼吸之間克七十餘城。今不下者兩城耳,非其力不能拔,以是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齊人,南麵而王耳。今齊人已服,以是未發者,以其老婆在燕故也。且齊多美女,又將忘其老婆。願王圖之!”昭王因而置酒大會,弁言者而讓之曰:“先王舉國以禮賢者,非貪地盤以遺子孫也。遭所傳德薄,不能堪命,國人不順。齊為無道,乘孤國之亂以害先王。寡人統位,痛之入骨,故廣延群臣,外招來賓,以求報仇。其有勝利者,尚欲與之同共燕國。今樂君親為寡人破齊,夷其宗廟,報塞先仇,齊國固樂君統統,非燕之所得也。樂君若能有齊,與燕併爲各國,結歡同好,以抗諸侯之難,燕國之福,寡人之願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斬之。賜樂毅妻今後服,賜其子以公子之服;輅車乘馬,後屬百兩,遣國相奉而致之樂毅,立樂毅為齊王。樂毅惶恐不受,拜書,以死自誓。由是齊人服其義,諸侯畏其信,莫敢複有謀者。頃之,昭王薨,惠王立。惠王自為太子時,嘗不快於樂毅。田單聞之,乃縱反間於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與燕新王有隙,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麵王齊。齊人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