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在金庸世界_第三十一章 明教大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再過三日便是八月十五,胡蝶穀中築了高壇,壇前燒起熊熊大火。慕容燕登壇宣示和中原諸門派儘釋前嫌、反元抗胡之意,又公佈教規,重申積德去惡、除暴安良的教旨。教眾一齊凜遵,大家身前點起香束,發誓對教主令旨,決不敢違。

當下世人歃血為盟,焚香為誓,決死不負大義。

一名譽概軒昂的青年男人開口道:“部屬名叫徐達。”接著他對餘下六人做了先容,一個方麵大耳的姓湯名和;一個豪氣勃勃的姓鄧名愈;一個黑臉長身的姓花名雲;兩個白淨麪皮的親兄弟,兄長吳良,兄弟吳禎。最後徐達指著一個邊幅非常醜惡人,道:“這位是朱元璋,朱大哥。”

不一會兒,從門外走進七小我來,一齊躬身施禮,說道:“拜見教主!”

鐵冠道人喝道:“周顛,在張真人和教主之前不成胡說八道”

群豪白衣如雪,一個個走到慕容燕麵前,躬身施禮,舉頭而出,再不回顧。但聽歌聲漸遠,懦夫離散,熱烈了數日的胡蝶穀重歸沉寂。(未完待續。。)

朱元璋道:“是。”

當晚慕容燕大會教眾,焚火燒香,宣佈各地並起,共抗元朝,諸路教眾務當相互照應,要累得元軍疲於奔命,那便大事可成。

說不得道:“我們固然蒙此惡名,但本相總有明白之日,何況張真人可為明證。”

如此過了兩月不足,慕容燕偕同殷天正、殷野王、冷謙、鐵冠道人、周顛、胡青牛、小昭等人,告彆張三豐師徒。前去淮北。楊不悔則留在武當山奉侍殷梨亭。

周顛道:“江湖上都說我們明教殺光了六大派妙手,一聽到‘明教’兩字,大家恨之入骨,甚麼‘同心合力、共抗胡虜’如此,說來好聽,卻又如何做起?”

當時距中春季子尚遠,慕容燕便暫留武當山涵養,暇時則與張三豐切磋武學。韋一笑、彭瑩玉、說不得諸人。則各處遊行,密查江湖上的動靜。

慕容燕道:“快請他們出去。”

周顛伸了伸舌頭,便不言語了。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必?為善除惡,惟光亮故。喜樂悲愁,皆歸灰塵。萬事為民,不圖私我。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慕容燕又道:“單憑本教一教之力,難以撼動元朝近百年的基業,須當聯絡天下豪傑豪傑,群策群力,大功方成。眼下中原武林的領袖人物半數為朝廷所擒,總壇即當設法救援。明教眾兄弟散處四方,趕上機遇便即殺韃子脫手,總壇也即前赴多數救人。本日在此儘歡,而後相見,未知何日。眾兄弟須當義氣為重,大事為先,決不成爭權奪利,互逞殘殺。如有此等不義情由,總壇決不寬饒。”

慕容燕打量著將來的明太祖,隻見他下巴向前挑出,如同一柄鐵鏟類似,臉上凹凹凸凸,甚多瘢痕黑痣,雙眼深陷,平生所見,再無一人比他更醜。但他雙目炯炯有神,盼顧之間自有一股豪傑氣,讓人一見,就感覺其非常人。

慕容燕道:“鄙人初掌本教,對教中兄弟還都不太熟諳,叨教諸位高姓大名?”

慕容燕又宣示道:“本教曆代相傳,不茹葷酒。但眼下到處災荒,隻能有甚麼便吃甚麼,何況我們本日第一件大事,乃是驅除韃子,眾兄弟不食葷腥,精力不旺,難以力戰。自今而後,廢了不茹葷酒這條教規。我們立品處世,以大節為重,飲食忌諱,隻是餘事。”自此而後,明教教眾所食月餅,便有以豬肉為餡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