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壇前火光燭天,香播四野,明教之盛,遠邁前代。大哥的教眾目睹這片暢旺氣象,想起數十年來本教四分五裂、幾致毀滅的景象,忍不住喜極而泣。午後部屬教眾報導:“有大水旗旗下弟子朱元璋、徐達諸人求見,說是密查到了少林、武當兩派妙手的下落。”
明教一行人曉行夜宿,向東方行去,一起上但見地步荒涼,民有饑色。江淮本地本為殷實富庶之區。麵前卻餓殍遍野,生民之困,已到極處。群豪慨歎百姓慘罹難害。卻又知蒙前人如此殘暴。霸居中土之期必不悠長,恰是天下豪傑揭竿起事的良機。
當時距中春季子尚遠,慕容燕便暫留武當山涵養,暇時則與張三豐切磋武學。韋一笑、彭瑩玉、說不得諸人。則各處遊行,密查江湖上的動靜。
數今後到了胡蝶穀外。先到的教眾得知教主駕到,列生長隊,迎出穀來。當時巨木旗下執事人等,早已在胡蝶穀中搭造了很多草屋板屋,以供與會的各路教眾居住。
再過三日便是八月十五,胡蝶穀中築了高壇,壇前燒起熊熊大火。慕容燕登壇宣示和中原諸門派儘釋前嫌、反元抗胡之意,又公佈教規,重申積德去惡、除暴安良的教旨。教眾一齊凜遵,大家身前點起香束,發誓對教主令旨,決不敢違。
周顛伸了伸舌頭,便不言語了。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必?為善除惡,惟光亮故。喜樂悲愁,皆歸灰塵。萬事為民,不圖私我。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慕容燕打量著將來的明太祖,隻見他下巴向前挑出,如同一柄鐵鏟類似,臉上凹凹凸凸,甚多瘢痕黑痣,雙眼深陷,平生所見,再無一人比他更醜。但他雙目炯炯有神,盼顧之間自有一股豪傑氣,讓人一見,就感覺其非常人。
當下群豪各無貳言,言明三個月後的八月中秋,明教各路首級會合淮北胡蝶穀集會。
如此過了兩月不足,慕容燕偕同殷天正、殷野王、冷謙、鐵冠道人、周顛、胡青牛、小昭等人,告彆張三豐師徒。前去淮北。楊不悔則留在武當山奉侍殷梨亭。
群豪白衣如雪,一個個走到慕容燕麵前,躬身施禮,舉頭而出,再不回顧。但聽歌聲漸遠,懦夫離散,熱烈了數日的胡蝶穀重歸沉寂。(未完待續。。)
世人齊聲承諾:“教主令旨,決不敢違!”呼喊聲山穀鳴響。
慕容燕道:“快請他們出去。”
說不得道:“我們固然蒙此惡名,但本相總有明白之日,何況張真人可為明證。”
...
是晚月明如晝,諸路教眾席地而坐,總壇的執事職員取出素餡圓餅,分饗諸人。世人見圓餅似月,說道這是“月餅”。後代傳說,漢人相約於八月中秋食月餅殺韃子,便因是夕明教聚義定策之事而來。
周顛笑道:“倘若的確是我們殺了宋遠橋、火絕老尼、何太沖他們,張真人還不是給矇在鼓裏,如何作得準?”
朱元璋道:“是。”
慕容燕又道:“單憑本教一教之力,難以撼動元朝近百年的基業,須當聯絡天下豪傑豪傑,群策群力,大功方成。眼下中原武林的領袖人物半數為朝廷所擒,總壇即當設法救援。明教眾兄弟散處四方,趕上機遇便即殺韃子脫手,總壇也即前赴多數救人。本日在此儘歡,而後相見,未知何日。眾兄弟須當義氣為重,大事為先,決不成爭權奪利,互逞殘殺。如有此等不義情由,總壇決不寬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