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_第339章 風起隴西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啟稟縣尊,城門俄然呈現一支軍隊,正要求入城。”差役跑出去稟報導。

不過臨洮城城防堅毅,那些反叛的羌胡也隻是滋擾鄉裡,還冇有膽量來攻打臨洮城。徐鈞也隻能是命令緊閉城門,謹防死守,防備羌胡偷襲縣城。斷根不了匪患,但徐鈞倒也自傲守得了臨洮城,官匪各行其事,倒也是相安無事。

在魏蜀兩國相峙的期間。魏國起碼在雍涼地區佈署著十餘萬的常駐軍隊,用以防備蜀國的打擊,象隴西如許的首要據點,更是集結了重兵,時候防備著。

時進十月,天寒地凍,按往年的常例,那些反叛的羌胡必然會搶在大雪封山之前,回到老巢,比及來歲春暖花開的時候,再次地發兵來犯。

徐鈞眼中掠過一道寒芒,他如有所悟地點點頭,看來這點人數的魏軍步隊應當是逃兵無疑,現在蜀地苦戰正酣,還冇有傳聞那支軍隊先行撤了軍,先前也隻是傳聞有個彆的兵士逃回了故鄉,但向來還冇有如此大範圍的個人流亡事件。

固然徐鈞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並冇有措置逃兵的權力,但如果放縱逃兵入城的話,他不免也會遭到連累。不過徐鈞還是決定到城上去看看,再如何說,這些魏兵也是雍涼本地人氏,徐鈞也不忍視其受罰,如果能將他們勸退,亦是件功德之事。

淺顯一點的說法就是先有涼州,厥後分置雍州,雍州坐大,兼併了涼州,又因雍州太大,重置涼州。雍涼二州所治郡國不竭地變遷,就連很多本地人也搞不清爺爺那輩是涼州人還是父親這輩是雍州人,厥後乾脆都以雍涼人自居。以是雍涼之地並不是雍州和涼州兩個處所的合稱,而是全部潼關以西陽8,關以東地區的混稱,雍涼雖分為二州,但在人們的地理看法中還是指一個處所。

到了曹丕稱帝以後,又重置涼州,分雍州黃河以西的地區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西郡等八個郡出來歸屬涼州,治所姑臧,又複為雍涼並立。

“軍隊?”徐鈞愣了一下,此時此地會呈現軍隊的身影,可謂是讓人匪意所思,“那裡的軍隊?何人領軍?來者有多少人馬?”

本來的防備重鎮臨洮,現在已根基上是一座空城,新任的臨洮縣令徐鈞對此是相稱的頭疼。因為防備兵力的虧弱,那些本來住在深山當中以劫奪為生的羌、胡這兩年來頻頻侵入臨洮,燒殺擄掠,為害鄉裡,固然隻是些遊兵散勇,但對於徐鈞而言,手中無多少兵馬去抵抗,想要停歇匪患,幾近是無能為力。

徐鈞倒是挺憐憫這些魏兵的境遇,但他不是法律者,擺佈不了這些兵士的存亡,他從城牆上探出半個腦袋,正想著如何勸說這些魏兵重返火線,他的目光正巧地落在了為首一人的身上,不由是大吃了一驚。

不過期過境遷,自從魏國雄師入蜀以後,臨洮烽煙漸息,又規複了以往山城安好的模樣。不但是臨洮,就是在隴西郡,乃至全部的雍涼地區,魏軍的防備體係已經是變得相本地虧弱了。

“少將軍,如何會是你?”徐鈞之前做過征西將軍鄧艾的掾屬,天然就一眼認出了城下的將領是鄧忠,不由自主地失聲問道。

西漢元封五年,分天下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稱十三部刺史,涼州即為十三州之一,東起陳倉,西至陽關,下轄隴西、天水等十個郡。東漢興平元年,分武威、張掖、敦煌、酒泉、西海五個郡始置雍州。到了建安十八年的時候,曹操打敗馬超、韓遂,安定西涼,遂廢涼州,將涼州故地及關中三輔併入雍州,雍州的版圖達到了全盛期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