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2興魏_第190章 虎頭蛇尾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而現在的陸遜,正在興建邾城,並冇有伴同孫權參與此次的北伐。

不然孫權在建業城歌舞昇平,對岸魏號角鼓連天,這日子寢食難安啊。

駙馬朱據道:“壽春、六安、弋陽皆久攻不克,現在司馬懿率軍來援,若魏人裡應外合,我軍難以抵敵,不如臨時退兵,待再有機會時,再行出兵不遲。”

難不成曹爽和司馬懿就因為吳國的入侵就那麼等閒地和解了?

孫權想要坐穩帝位,那就離不開江東世家大族的支撐,而這些世家大族,對本身所得好處極其看重,以是並不支撐孫權北伐,千方百計地要來扯孫權的後腿,明顯此次出征也不例外,一聽司馬懿率兵前來,個個都打起了退堂鼓。

以是,孫權立即調集眾將來商討對策,想聽聽眾將的定見,到底是該撤還是該戰。

可說到撤退,孫權心內裡又有些不甘心,畢竟這一次孫權但是下了很大決計的,傾儘天下二十萬的兵力,就想要玩一把大的,可到頭來如果還是一樣的虎頭蛇尾草草結束,恐怕隻會再次被天下人嘲笑。

孫權見狀,麵帶憂色隧道:“元遜可有良策否?”

有這麼一幫子人在扯後腿,孫權的壯誌大誌又如何能實現得了?

悠長以來,東吳的政治權勢分為江東派和淮泗派兩大派係,江東派以顧、陸、朱、張四大豪族為代表,而淮泗派則以張昭、周瑜、魯肅、諸葛瑾、程普、呂蒙為代表,跟著周瑜呂蒙等人的前後病逝,江東的政治格式較著竄改了,固然淮泗派另有諸葛瑾、步騭等一些重臣猶在,但跟著顧雍擔負丞相,陸遜拜為上大將軍,文武樞首的位置皆為江東大族所執,江東派已然成一家獨大之勢。

但陸遜卻對峙己見,以為邾城能夠增加東吳的計謀防備縱深,江北的地盤固然是易攻難守,但坐擁長江卻一定就能高枕無憂,長江防地連綿數千裡,百密終不免有一疏,而增設邾城要塞,則能夠禦魏人與長江以外,魏人連飲馬長江的機遇都冇有,再想尋覓長江防地的馬腳天然是無從談起。

眾將皆隨聲擁戴,以為朱據言之有理,都以為此時戰況倒黴,不如撤兵罷戰為好。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這彷彿已經成為了孫權每次打擊的主基調了,每次北伐,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虎頭蛇尾,略微有些波折困難,就草草結束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