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2興魏_第89章 裴秀試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上品五石散光彩敞亮,黃中帶紅,氣味純粹,帶有一種淡淡的暗香,粉末細緻,顆粒均勻,味道苦而不澀。

而下品的五石散色彩赤紅暗淡,氣味嗆鼻,粉末粗糙,顆粒大小不均勻,味道既苦且澀,難以下嚥。

曹亮勉強地喝了幾口,滿嘴的香料味,大煞風景,因而他棄杯不飲,和裴秀談起了閒事。

不過半晌風景,裴秀的胗色變得一片潮紅,目光有些渙散,額頭上也沁出密密麻麻的汗珠,渾身躁熱非常,頓時便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受,裴秀大喊道:“爽!真爽!真乃好散也!”

裴秀恰好明天在家,接到曹亮的拜帖,不由有些奇特,固然說前幾日他和曹亮在一品居偶遇,並一起在仙客來喝過酒,但言談去處,較著不是一起人,裴秀明顯並冇有把曹亮視為一起人,以是曹亮本日前來拜訪,讓裴秀感到很高聳。

裴秀可謂是識貨裡手,一看到曹亮拿出來的五石散,便暴露驚奇的目光,這個五石散,不管是色彩、氣味、細緻程度,都和一品居出售的上品五石散極其類似,同屬一個品級的東西。

不過高聳歸高聳,既然曹亮親身登門拜訪,裴秀命令門人將曹亮迎至中堂,本身親身到中堂會客。

曹亮衝著阿福表示了一下,侍立在一邊的阿福立即將一包五石散恭恭敬敬地放在裴秀麵前的幾案上。

裴府的茶葉,勿庸置疑用的是最好的茶葉,產自益州的蒙頂茶,傳聞此茶與黃金等價,一兩黃金一兩茶葉,可謂是茶葉中的極品,普通人可買不起。

並且三國期間的飲茶風俗,與後代也大不不異,與其說是泡茶,倒不如說是煮茶,將茶葉和水一起倒入鍋裡,插手蔥、薑、棗、橘皮、茱萸、薄荷等佐料烹煮,水開後,去沫喝湯。

河東裴氏算得上是申明顯赫的世家大族,自古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汗青上陣容顯赫的王謝巨族。裴氏家屬自秦漢以來,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鬱如林,代有巨人,彪炳史冊,公侯一門,冠裳不斷。

不過在彆人家裡,曹亮隻能是客隨主便。

冇有安然包管,那就是借曹亮一百個膽量,也不敢給裴秀服用。

裴秀客氣隧道:“那邊那邊,曹兄能光臨敝府,讓舍間是蓬壁生輝。請上座,來人,看茶。”

曹亮一看到裴秀,立即是拱手道:“裴兄,幸會幸會,明天登門造府,有些冒昧了,還請裴兄多多包涵。”

裴秀用小姆指的指尖挑了一點,放在口中,細細地咀嚼了一番,點頭獎飾道:“好散,好散,足以媲美一品居的五石散了,不知曹兄是從那邊得來的此散,據鄙人所知,洛陽市道上恐怕不見此貨?”

兩邊分賓主落座,自有下人奉上茶來。

中國人飲茶的民風源遠流長,最早能夠追溯到神農氏,“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的茶葉便已經成為貢品。

光看看裴府的門臉,就足以用都麗堂皇來描述了,高陵侯府固然沾著皇親宗室的光,大要看起來職位超然,但論家屬的秘聞,比起裴家如許的王謝大族來,但是相去甚遠。

裴秀的祖父裴茂曾任尚書令,父親裴潛現任光祿大夫,封清陽亭侯,門楣顯赫,家道殷富,也難怪裴秀脫手豪闊,有大師風采。

五石散分為上品、中品和下品幾個品級,辯白五石散的好壞,普通是觀其色,聞其香,辨其形,品其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