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挽綾_第147章 第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非漢文國號

關於契丹初次改國號為“遼”的時候,普通有937、938和947年三種說法[21][22]。關於遼改國號的次數,普通學者都認同如許的觀點,即遼太宗時改國號為遼,遼聖宗時複號契丹,至遼道宗時複改國號為遼[23]。從浩繁遼代墓誌中在契丹或遼的國號前都有“大中心”或“南瞻部洲”的字樣來看,到遼道宗時,已經彷彿以中國自居了[24]。

展開全數

國號作為國度或王朝的標記,凡是具有定名的光鮮性與利用的穩定性。有遼一代則不然,曾多次幾次用“遼”、“契丹”為國號[16]。

契丹崛起

944年後晉出帝石重貴即位,他不肯向契丹臣服,上表稱孫不稱臣。遼太宗趁機率軍南下,企圖一統中國[28]。947年正月旬日,契丹軍霸占後晉都城開封,後晉亡,契丹國占據大部分的中原地區。仲春,遼太宗改國號為大遼,遼朝正式建立。固然遼太宗成心悠長運營中國的企圖,但是因縱兵打劫群眾財物,以及不讓諸位節度使返回鎮地,招來中原群眾的抵擋。四月,遼太宗被迫引軍北返,最後在河北欒城

遼朝國號變遷

史學界公論,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國,國號契丹;太宗大同元年(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占開封滅後晉,耶律德光在開封即位改汗稱帝,並改國號為大遼[4];聖宗統和元年(983年),又改稱大契丹;道宗鹹雍二年(1066年),複號大遼[3][17][18][19][20]。

大契丹(遼朝故地)[20]

契丹期間―耶律王朝

南下中原

中文稱呼

五代時契丹迭剌部的首級耶律阿保機乘中原內鬨同一各部,代替痕德堇可汗後於907年2月27日便可汗位。他前後彈壓了契丹貴族的兵變和征服奚、室韋、阻卜等部落,並且握有蒙古地區的產鹽區,在軍事與經濟方麵都非常強大[28]。915年耶律阿保機出征室韋得勝返國,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灤河邊扶植了一座仿幽州的城敦。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即遼太祖。

Liao Dynasty

大遼(燕雲漢地)

英文稱呼

年代

遼朝

哈喇契丹[27](全稱)

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汴京(今河南開封)[4]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