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兩都紀事_第64章 長樂(請假說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顏遜當初下葬時依循一品大臣禮,其陪葬品豐富,使盜墓賊眼饞垂涎當然是道理當中。盜亦有道,特彆此等折壽的行當,隻取財物,勿擾其主該是共鳴。但顏遜之墳塚遭損,不但財物丟失,乃至斫棺戮屍,連墓仆人遺骸都未放過,其手腕之殘暴冷血實在駭人聽聞。

萬裡無雲,日輪當空。

唐瀠點頭,表示宮人起家,一麵向殿中走去,一麵向宮人垂詢:“剋日事忙,池再雖是傳令遲了些,但想來與你們的光陰當是充足。長樂殿中本無書房,此番辟出版房,又有書廚,該如何安排書冊卷帙,先去未央宮看看,如如出缺,無妨去文淵閣取來。”

唐瀠彎下腰身,纖細白淨的手指悄悄拂過案幾四角,圓潤而毫無棱角的手感令她感到對勁,獎飾道:“頗費工夫,的確未曾懶怠。”不但案幾,亦不但書房中的陳列,全部長樂殿的傢俱物什俱都磨圓了四角,即便有人不慎撞上,等閒不會受傷。

唐瀠順著他所希冀去,雖隻是畫筒,但她已知畫筒中的畫卷為何。無需宮人奉告,這數年來,她常瞥見太後將它翻出來細看,卻不將它掛在牆上,彷彿在決計壓抑本身的苦衷。

盆景的種類、花瓶瓷器的種類乃至香爐中的寧神香餅,每走近一步,愈感溫馨一分,縱是環境陌生,很有不適,漸漸地,又會融入此中。

宮人緊隨她身後半步,唯唯諾諾地聽著,恭宣稱是。

這日,月初將至。

縱太厥後日雙目渺渺,但聞鈴聲,便知人在。

長樂殿,未央宮。

步入殿內,精美的格式與內斂的飾色將殿中窗明幾淨,暖香嫋嫋的澹泊氛圍襯托到麵前。窗牖支開,便有日輝投入,落在木色地板上鋪作薄金般的地衣,光束中藐小的灰塵飛舞,殿外庭間西府海棠的微小花香極緩極慢地飄散在鼻間。

唐瀠抬眸,凝睇著匾額。晌中午分,日光激烈,她這般凝睇,卻不覺刺目,心中又油然生出另一種龐大得難以明說的情素。匾額,是她親手所題,長樂,亦是她殷切瞻仰。長樂、未央,意即安然喜樂永久無窮無儘。

宮人昂首在地,恭謹道:“陛下叮嚀,奴等冇膽量懶怠,已是清算安妥。”

這個處所,在唐瀠心中早早地埋下了根,卻遲遲不破土抽芽。她知太後心中所想,知她十數年來如何啞忍遊子思鄉之情,疇前她無能遷都,現在,她親政期近,遷都又是否該提上日程了?

時近夏季,雖未供冰,殿中倒是不熱不冷,恰適於人。

工匠受詔待命,再過幾日,未央宮便該根據圖紙停止補葺,屆時,太後亦將遷入宣室殿暫居。雖已辟出一座殿宇,但此中陳列格式卻需細心考慮,未央宮中太後使喚慣了的物什,這裡亦不成缺。搬何物來,搬何物走,事無大小,唐瀠到處過問。

走到書房,案幾、桌椅、書廚與小憩的床榻已好生安設,陳列中亦是不缺或是古樸或是工緻的清玩古物。書廚新置,猶有天然清爽的木香,走近前看,雕飾與未央宮書房的書廚彆無二致,看著非常親熱。

金陵。

倘若未曾遭受老病纏身,惡疾沉屙,常懷自助之心的人又豈會向所謂的天命卑躬屈膝?信奉與否,全憑心中有無牽掛惦記之人。

燕京火食浩穰,古怪之事俯拾皆是,雖事關昔日權臣,都人隻聚而閒談了數日,便垂垂停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