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第十一章
古之善為道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夫唯不成識,故強為之容:
第十四章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是以聖報酬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知名六合之始;馳名萬物之母。
第三章
第十三章
希言天然。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第二十一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吉事尚左,喪事尚右。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思泣之,克服以喪禮處之。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第十七章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曠兮其若穀;
第九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揣而銳之,不生長保。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四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
故有之覺得利,無之覺得用。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波折生焉。雄師以後,必有凶年。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覺得文,不敷。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第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唯之與阿,相去多少?美之與惡,相去如何?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六合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第二十九章
第二章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以是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第五章
猶兮若畏四鄰;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樸散則為器,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第十九章
愛國治民,能有為乎?
第六章
第二十章
混兮其若濁;
滌除玄鑒,能如疵乎?
第二十八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大道廢,有仁義;聰明出,有大偽;六親反麵,有孝慈;國度昏亂,有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