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卻嘲笑道:“這走的到底是昭君出塞的老路。豈不聞‘千載琵琶作胡語,清楚痛恨曲中論’乎?說到底還是男人們不成事。如果果然佩服,又如何會又賜金銀錢帛又嫁公主?”
寶釵見在坐諸姐妹皆暴露獵奇之色,遂緩緩解釋道:“還不是宮裡頭的事情!前年朝廷在北邊打了幾仗,傳聞那邊的可汗非常佩服,是昂首稱臣了的。這幾年因戀慕我上國人物,求將公主許配給他。本來傳聞朝廷是采納了的,誰知這幾日卻又傳出,宮中竟有一名非常深明大義的郡主,主動上書請嫁。朝廷也非常打動,忙封這位郡主為長公主,又命皇商們為這位公主籌辦嫁奩,故而忙得不成開交。”
鶯兒又獵奇問道:“女人安曉得本年天冷?”
寶釵聽了,便道:“本來是為了香菱的事情,預先賺些銀子,留一條後路。現在哥哥都發了誓,想是冇事了,這些也就不必了。你哥哥辦事辦得安妥,這些銀子就賞了他吧。”
林黛玉奇道:“眼看就是年關了,怎地這時候反倒比昔日忙?”
厥後寶釵每日專注於為薛阿姨奉養湯藥,公然如張太醫所說,薛阿姨根底壯,不過吃了幾劑湯藥,身材就垂垂好轉了。隻是那賈家的下人們人多嘴雜,夙來是喜好辟謠誹謗仆人的,不幾日就紛繁傳著說薛家的大爺和幾個契弟在家中玩疊羅漢時,被人捉了個現行,傳得有鼻子有眼的,連薛蟠都隻感覺灰頭土臉的,氣得要揪出阿誰辟謠的,卻無可何如。
隻因薛阿姨上了年紀的人,這番非同小可,早有薛家顛末些場麵的老嬤嬤催著尋大夫看。寶釵和薛蟠商討著,賈府在都城運營多年,和太病院的太醫多有來往,須得稟瞭然王夫人,由賈家出麵去請幾個醫術高超的太醫給瞧瞧方好。正商討時,王夫人倉促扶著一個丫環趕到了,一問方知,卻本來早有賈府撥給梨香院使喚的小廝跑疇昔傳了動靜。又未幾時太病院一名姓張的太醫就過來了,言說不過是氣急攻心,一時痰迷了心竅,說固然薛阿姨上了年紀,但到底根底還壯,開了分散安神的方劑,說吃上幾劑就好了。寶釵這才放了心。
眾女聽了都點頭道:“那裡有趕得這麼急的。隻怕是另有玄機也何嘗可知。”畢竟都是未嫁的女孩子,不好過於會商公主出嫁之事,感慨一回,也就把話岔開了。大師又說了一陣子話,喝了幾杯茶,見薛阿姨始終冇有睡醒過來,亦不好久坐,遂告彆而去。
一邊感慨,一邊到了薛阿姨房裡,卻見薛阿姨額頭上貼著兩塊膏藥,一副懨懨的模樣靠在床上,見寶釵出去了,問她道:“聽香菱說,方纔林女人她們來了?”
她本來得了薛阿姨的令,和家中的眾丫環婆子們在連廊拐角處候著,遠遠瞥見薛阿姨湊到書房窗下偷看,心中隻覺非常不當,待到看到薛蟠從裡頭吊兒郎當的走出來,薛阿姨氣得暈倒時候,才吃了一驚,忙和丫環婆子們一起擁上前去,扶起薛阿姨。
寶釵趕緊含笑起家,又喚鶯兒快去倒茶。茜雪早和幾個大丫環一起過來,為幾位女人脫衣裳。寶釵讓了幾位姐妹坐,說道:“天正下著大雪呢,可貴你們到的這麼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