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竟是杜口不再言語,當真全權交給宋青書措置。
手掌打仗劍身,空性本來鬆了口氣,隻道那姓宋的小子這下恐後繼有力,長劍脫手是輕,重則連人帶劍,雙雙反彈出去,如果如此,倒也讓他長個記性,小小年紀,下次莫要誇下這般海口,無端惹人發笑。
直到這時掌心才姍姍來遲地傳出一陣劇痛。
他雲淡風輕道:“既如此,那便由你。”
宋青書突地笑了。
四人均在場中站定。
張三豐點了點頭,“本來如此。那我便問問我這徒孫的定見。”
――為何不是我少林弟子!
這可真是……
空性研討龍爪手多年,一身的工夫可說九成都在一雙手上。
不過,“大師為何有此一問?但是長輩身上有何不當?”他迷惑道。
張三豐對他的答案彷彿並不料外。
這三人站位極其奇妙,乍一瞧彷彿相互毫無關聯,但是越是察看,就越會發明,他們相隔的間隔實在恰到好處,此中任何一個有所行動,另兩個都能立即順勢竄改站位,構成一種新的聯動,令人不管主意向三人中的哪一個脫手,最後都會演變成以一敵三的景況。
空聞點頭感喟。
少林世人來得晚,並未曾聽聞宋青書此前響徹大殿的那道祝壽聲。
――以是他這是被人小瞧了?
恰是宋青書持劍抬手擺了一招武當弟子與長輩脫手過招時的起手式――“萬嶽朝宗”。
說著,他將視野轉向已然收劍在手,安閒安然退回原位的宋青書――
一時之間,滿室嘩然。
身為削髮之人,竟是此等心性,如何不令人瞠目?
有多久冇遇見如許的場麵了?
這一刻,統統在場的武林人士,不管對武當懷著如何的心機算計,都不覺替宋青書捏了把盜汗。
“回太師父,青書並無貳言。”
空聞聞言忍不住歎了口氣,低宣了一聲佛號,纔開口和聲回道:“張真人莫要曲解。空智師弟性子坦白,向來有所想便有所言。他並非對宋少俠度量歹意,隻是刀劍無眼,唯恐參議間有所誤傷,便想著不若事前先行言明,屆時也好有個根據,免得複興膠葛,反倒讓人看了笑話。”
這武當的小子,當真隻是一時犯了癡,明智全無之下才向三位神僧建議應戰的?
世民氣中一時各有所思。
空聞邊與宋青書緩慢過招,邊心下詫異不已――
現在他既傷了右手,接下來的比鬥中,恐怕已難再有所作為。
倏忽間,一點劍光猛地在一片溫馨的大廳中平空綻現!
倉促間,他唯有運氣與對方硬拚了一掌!
本來覺得會是一場好戲,誰能想到最後竟是如此結束?
世人神采齊齊空缺了一瞬。
劈麵的少林三僧神采猛地一凜!
空聞道了聲“阿彌陀佛”,“謝過宋少俠美意,老衲與兩位師弟均不愛用兵器。”
空智這番話說辭甚為倔強,且似有些借勢壓人的意味,不說武當七俠,便是一旁以靜玄師太為首的幾名峨嵋弟子,聞言也是紛繁蹙眉,臉上暴露了些許不附和的神采――
空聞雙手合十,低頭行禮,“宋少俠請。”
空聞語氣誠心,且他與急性子的空智大師分歧,發言有理有據,頗令人佩服。
“何方鼠輩!竟敢窺測我紫霄宮?”
“方丈師兄!”
“空聞大師也是一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