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權奸複國的可行性報告_178.崇寧(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黃侍讀恪失職守,便如唐時魏征普通。官家聖明,自當納諫如流!”小廝的麵上馬上閃現出一抹高傲來。

“如何?慕容相死得冤!若當真病死,為何他張文潛偏辭了官?另有那彙通錢莊,這戶部要收回錢莊的動靜都傳了好幾年了,我看哪,遲早是保不住了。倒了慕容富,肥了瘦天子啊!”

哪知他話未說完,劈麵一桌的一名老者也肅聲道:“溺子如同殺子,黃大人做得對啊!”

隻見在那高大林立絡繹不斷的船隊當中,又有一頁小舟渡水而來,向不遠處的船埠靠去。搖櫓的船家是個沉默結實的中年男人,他的渾家倒是端倪靈動談笑晏晏。此時,她正一麵快手快腳地清算著案上的碗筷,一麵揚聲笑道:“好教兩位官人曉得,這蔡河本是穿城而過,這沿路的景色是看也看不儘呢。河上另有十幾座橋,特彆是那虹橋最值得一觀。此橋冇有橋柱,臥於水麵彷彿飛虹,是以得名。隻需幾裡水路,便到了。”

聽她先容沿路景色,明顯是意欲多挽留兩位客人一陣,也好多得幾個賞錢。隻是她雖殷勤招攬買賣,話音當中卻仍有股粉飾不住的對勁,恰是天子腳下首善之都的百姓該有的高傲與傲氣。

事關朝廷秘辛,那小廝也不敢多嘴,隻賠笑道:“小人聽聞,張大人去官是為了經心主持《汴京時報》,旁的便不是小人能曉得的了。”

立在他們身後的婦人見狀,忍不住挑了挑眉。他們這客船的船舷與船埠的台階齊平,她丈夫撐船又向來穩妥,便是個三尺孩童都能自行下船,何需旁人來扶呢?

“恰是蘇門四學士之首,黃魯直黃大人。”不等那小廝答話,他們身邊的另一桌客人便已插言。“兩位這是打外洋返來?”他們身邊的那位中年客人本是貨商,走南闖北最是有眼力不過。他見此二人脫手豪闊偏對大宋朝廷一無所知,便模糊猜到他們應是自外洋返來。

船家是個釘是釘鉚是鉚的誠懇人,兩人走了不一會,公然見到了一個店招極大的“薛氏車馬行”占有著全部街口最好的門麵。

“恭義侯府?”這一回,倒是那男人麵露獵奇。

男民氣頭一熱,沉聲道:“我拋家棄國六親斷絕,回不返來本無彆離。你呢?真的不再惦記他們了麼?”

“甚麼?!”聽到這,那公子爺倒是一驚,忙揚聲發問。“張……張大人去官了?”

目睹本身已被解除在話題以外,那公子哥隻得向身邊服侍著的小廝相詢。“張大人乃是蘇相對勁弟子,如何就去官了?”

公子哥正考慮著不知該如何答話,樓梯上卻俄然傳來一陣短促的腳步聲。不一會,一名穿戴一身綠衫滿臉清秀渾身和順的女子急倉促地跑了上來。

“老皇曆了!”男人的話音未落,那中年客人便已搖手而歎。“先帝早逝,慕容相亦天不假年……現在是大蘇學士為輔弼,黃魯直大報酬侍讀。聖聰明慧,尊師重道,倒是君臣相得,此乃大宋之福!”說著,他也滿臉讚美地提及了黃庭堅的幾件軼事來。故事的內容多數是官家貪玩,懶惰功課,黃庭堅忠枕切諫,官家迷途知返。

自從大蘇學士為輔弼,大宋的文學愈發鼎盛。加上朝廷腐敗,並不堵塞言路,是以百姓在酒樓茶肆縱談國事已成常態,並不覺犯了忌諱。此時,這話題雖是由兩位外洋來客引發,但大夥議論起來就顧不上他們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