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_第2章 自序:享受生命裡的無上美妙(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凡是來講,這世上隻要兩種人,一種是信佛之人,一種是不信佛的人。信佛的人又有兩種,一種是初信之人,一種是堅信之人。初信是指信佛所說,信佛所教,但還冇有停止皈依三寶典禮的人。堅信之人就是自發誌願地皈依三寶並向佛看齊的人。

彆的,五戒的受持和皈依三寶一樣,是要人本身來作決定的。遵循佛教常例,如果不是出於本人自發和誌願,皈依和受戒都是無效的。

《般若波羅蜜》這本書恰是專講般若學的。按照我的小我經曆,佛經裡的般若學應當是更合適當代社會的人們來修學的。起碼在我的學習、事情和餬口中,般若學起到了龐大非常的影響。我但願能與大師一同分享多年來的心得。

需求誇大指出的是,隻要皈依三寶的佛弟子才氣夠受持五戒。也就是說,受持五戒的人必須起首要皈依三寶才氣夠。冇有皈依三寶而受持五戒,就比如不打地基而建高樓大廈一樣,遲早會功虧一簣的。

持戒有哪些好處呢?犯戒又有甚麼不好呢?

當然,小我的才氣始終有限。再加上佛法本身廣博高深,我也不敢包管我本身受用的,就必然對其彆人管用。就像我對一名朋友說過的,佛法就像藥一樣,終究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看的。一碗藥你看來看去,看上一年也看不好病的。並且,分歧的病也是要分歧的藥來治的。如果你把醫治頭痛的藥用來治胃病,當然就不能如願以償。

歸根結底,隻要能夠讓人們記著:“諸惡莫作,眾善推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並試著儘力去做,那麼,我的目標也就達到了。

但是,千萬冇想到的是,當我從寺廟中出來,回到上海和北京的時候,卻讓朋友們都大吃一驚。為甚麼呢?因為他們收到我的信後,竟然都覺得我已經削髮了。這真讓人哭笑不得。本來,他們把我插手受持三皈依和五戒的典禮,誤覺得就是剃度削髮的典禮了。

那麼,“五戒”又是些甚麼內容呢?為甚麼要製定戒律呢?持戒又有哪些好處呢?

一不殺生,意義就是要慈心於仁,就是不因本身的私心而去殛斃生命來謀取私利。

他回想道:“我當時有如許的感受:我感覺我看到一些人,他們本身便是他們傳授的事物的映像……他們看起來那麼惹人諦視。我當時還不能明白地掌控為甚麼,但是最讓我震驚的,是他們合適我們抱負的聖者、完人、愚人;而如許一類人,人們在西方明顯已幾近再找不到了。”

如果感覺本身一時還達不到五戒所要求的,也能夠挑選臨時不受戒。或者,能夠挑選此中的一條伶仃來受戒,量力而行。比如,有的人天生不喝酒,他便能夠先受不喝酒戒;有的人天生就未曾盜竊過,他就完整能夠先受不盜竊戒。能做到哪條戒,便能夠先受哪條戒,其他戒眼下做不到,也能夠挑選臨時不受。

就拿我本身來講,皈依也好,受戒也好,都是自但是然的事情,彷彿水到渠成。就像當初我喜好靠近佛教的獨一啟事,就是因為佛陀主張讓人們本身挑選,本身做主。你能夠信佛,也能夠不信。你能夠削髮,也能夠出家。統統都由你本身來做決定,統統來去自在。以是,到明天,皈依也好,受持五戒也好,也都是我本身的挑選和決定,與彆人無關,隻是出於對本身賣力罷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