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複仇實錄_第174章 探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慈寧宮掌事宮女穆秋蘭迎了出來,笑道:“少爺今兒來的早,娘娘才起家,正用早膳,請少爺到偏殿相見。”說畢,回身在前帶路。蕭澴跟著她,一起行進偏殿,公然見太後正在炕上坐著,麵前炕幾上擺著幾樣清粥小菜,邃密點心。

世人順次出殿,因尚在大內,並無人敢群情。待出了宮門,便有人道:“今次的題目,好不刁鑽,這時政時務,豈是我等可猖獗群情的?稍有不慎,誰知便獲咎些甚麼人。”旁人有擁戴的,亦有點頭的,更有人見天氣已晚,等車拜彆的。

那李仲秋早已雇了馬車在門外等待,一見季秋陽出來,趕緊迎上前去,問長問短。他自家卻因複試落第,不得參與殿試。

蕭澴見了太後,忙到炕前下拜施禮,又與太後存候。

待他走後,穆秋蘭上來清算碗盞,向太後笑道:“這小少爺的脾氣脾氣,倒和娘娘年青時一個模樣呢。”蕭清婉點頭淺笑道:“蕭家也算後繼有人了,也不白費我花了那很多心血種植教誨。本來哀家想著這孩子年紀太輕,再緩兩年也好。誰知他們滿是按不住的,天子又在我跟前磨了好久,不如應了他們也罷。”穆秋蘭說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太後孃娘也彆太為他們操心了。”

太後叫他起來,便叮嚀宮人安設座椅,又說道:“可吃了早餐未曾?若冇吃過,叫蘭心替你拿碗筷。”蕭澴含笑回道:“因惦記取本日要出去與娘娘存候,故而我今兒起的早些,在家裡已然吃過了。多謝娘娘賜飯。”太後卻道:“便是吃過了,也陪哀家再吃些。現在老七搬了出去,天子朝政繁忙,東陽又是個坐不住的脾氣,每日隻叫哀家獨個兒用飯,怪冷僻的。”說著,便命宮人添了一副碗筷。蕭澴自不能拒,告罪已畢,便挪至炕前,陪太後用飯。

季秋陽心無掛礙,天然儘力施為。隔日放榜,公然高中。二人聽聞動靜,各自歡樂,也並無彆話。

本來這蕭澴雖是庶出,卻因是蕭家的獨苗,蕭清婉便非常看重這個弟弟。打他五歲起,便將他傳入宮中,與太子做了伴讀,帶在身側,朝夕教誨。這兩人名為姐弟,卻情如母子。

季秋陽隻向他笑了笑,說道:“此次的策問,如若不能建功便要惹大禍了。”李仲秋聽得驚心,又連連扣問。季秋陽卻再不肯答,隻同他等車返家。

這殿試與會試分歧,隻考策問。題長三五百字,扣問一二事,眾舉子需得以策文應對。策文所需字數雖未幾,卻必得短小精乾,不然再不能得中。一眾學子在殿上殫精極慮,冥思苦想,遲遲不能動筆。

席間,太後不住問些家常閒話,又問家中蕭鼎仁佳耦身材安康。蕭澴一一答了,又道:“前回娘娘托人捎來的丸藥,倒非常見效。太太說,若另有,叫我再問娘娘討些。”太後聽了,轉頭便叮嚀宮人一回,又向他道:“昨兒早晨天子過來陪哀家說話,就談起此次殿試,說你的文章做得極好,言語鋒利,字字如珠,非常嘉獎了你一番。”蕭澴趕緊笑回道:“我自幼在娘娘跟前長大,天然不能孤負了娘孃的教誨。”太後含笑點頭,似是非常對勁。

路上,李仲秋俄然說道:“這張炳懷常日看著不通,誰知此次會試,他竟也中了個末榜。雖不能再進一步,仕進卻也能了。昔日我們隻笑話他文章拙略,有辱斯文,哪知人家竟有本日,卻到那裡看人去!”季秋陽奇道:“他竟也中了?”李仲秋點頭道:“不錯,我是聽在國子監當差的朋友提及的。那日放榜,他抄的榜文,確有此人。隻是怪了,邇來卻再不見此人的蹤跡。”季秋陽聽聞,更未幾問。李仲秋隻道他一日辛苦,現在心力已衰,便也不煩他。二人回家,一起無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