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複仇實錄_第176章 求親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貳心中胡思亂想了一陣,卻聽上麵道:“諸位既是朝廷新選棟梁,當竭力向前,儘忠保國,為社稷極力,方纔不負這功名二字。”

京中事件就此交代已畢,再說徽州傅家,自打季秋陽上京趕考,傅月明在家中度日如年,每夜睡前需求和小玉、桃紅商討策畫他走到了那裡,做些甚麼。惹得兩個丫頭不住拿她諷刺,她也渾不在乎。幸虧霓裳軒買賣繁忙,她雖掛記京中,倒也不至過於憂心。又有香料質料不敷一事,更是牽涉心力,也就無從分神。

蕭澴為首,帶領世人入內,行至殿中,齊齊下拜,口稱萬歲。

這卻在料想當中,進士出身,名次在前的,依著朝廷常例,大多是進翰林院。

林常安走上前來,同三人見過,便笑道:“我本說今兒約了季兄一道過來,不想打發的家人返來回話,說二位早已解纜出門了。叫外祖好不抱怨我,隻說我走的晚了。”一語未畢,又看了蕭澴一眼,笑道:“本來季兄是同蕭公子約下的,卻如何不告與我一聲?”

二人回寓,季秋陽因要回徽州結婚,趕緊又去翰林院乞假。此事在朝中亦有先例,不算為過,吏部便準了他兩月的假期。他返來清算了行裝,同李仲秋彆過,就帶了竹心上路。

天子話音落地,世人都齊聲領命。天子又說了幾句鼓勵之言,便命官員出麵宣旨,朗讀大家所選官職。

季秋陽同李仲秋隨這小童疇昔,走至棚前,公然見蕭澴穿了嶄新的深衣大氅,髮束冠帶,正在棚中坐著。棚外一角生著一隻炭爐,爐上燒著一提黃銅壺,一個才總角的小廝正在爐前煽火看管。

李仲秋因看季秋陽公然未曾穿林常安送來的那身衣裳,不由笑道:“哥哥這倔脾氣上來,幾頭牛也拉不返來了。”季秋陽隻笑了笑,並未接話,二人遂登車而去。

誰知待過了年,城裡俄然有個客商尋上傅家,稱是積年做香料買賣的,要在這城裡尋個大賣主,聽了傅家的申明,這便尋來。傅家父女聽聞此訊,各自歡樂,趕緊尋了懂行的伴計去看了,返來便說都是極好的貨品,要價也非常公道,當即便簽了文書條約。

季秋陽隨在蕭澴身後,趴伏在地,屏息凝神,半絲禮數亦不敢錯。隻聽上麵天子開口講了些官麵上的平常言語,但聞那口齒非常年青,心中暗道:當朝聖上六歲即位,到現在也不過二十出頭,倒是位少年天子了。據聞他十五歲上,因攝政王獨攬大權,阻他親政。他便協同幾位朝臣,擒殺了攝政王,一舉奪權,方纔君臨天下,當是位殺伐定奪之人。其生母蕭太後,亦是一名矯矯不群的奇女子。這位天子陛下帝位坐的如此安定,卻也同那位太後脫不開乾係。

林常安望著他,亦也笑道:“雖是早前有些師生之分,但是既已落第,今後天然少不得要拜教員,再去論昔日的師徒名分,傳到教員耳裡,隻怕不好。”蕭澴傳聞,一笑了之。季秋陽更不將此事放在心上,也就罷了。

季秋陽同李仲秋下車,雖是暮春季氣,因是淩晨時候,日頭未出,那風吹在身上,還很有些春寒料峭之意。

此事一畢,傅月瞭然卻一樁心願,便日日隻盼季秋陽返來。三月一過,朝廷春闈已然結束,她更日夜懸心,夜夢胡思,一時恐季秋陽名落孫山,家中父母悔了婚事;一時又夢見季秋陽金榜落款,卻在京裡與哪家達官朱紫招了半子,這般顛來倒去,幾乎弄出病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