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豪氣勃勃的孫立人相較,參軍未久的唐邵明實在顯得暖和很多,但那身筆挺戎服與嚴厲神采又刹時消了她們的疑慮。
這小女人竟是要他跳女步。中間幾個年青舞者看了,忍不住偷笑出聲。唐邵明難堪地杵在那,提示道:“反了。”
唐邵明遇見救星似的,抬頭感激地看著孫立人。
唐邵明看了一陣,漸感覺無聊,一扭頭,孫立人卻已不在本地;再看孔祥熙,也不見了。
“令儀,會嗎?”唐邵明頭一偏,眼神有些渙散地看著她,幽幽地吐出一句。
孔令儀輕咬下唇,把目光移開,抬手搭在唐邵明肩側,隨他跳起這一支華爾茲。
唐邵明麪皮不薄,豁出去把一首名曲糟蹋到底。他跟著孫立人胡跳一氣,到末端都冇學到點外相,隻倒騰出一身汗。
女孩子聽他這麼說,似鬆了口氣,也沉默了下來,悄悄看著園地中心的人們跳舞。角落裡,黑得發亮的鋼琴伴了清冷華貴的長笛,吹奏著肖邦的《拜彆》。曲調悠長,透著淡淡的愁悶味道。
孫立人嘿嘿一笑,跟西部牛仔似的蕭灑一打方向盤,轉過彎去。唐邵明從他嘴裡聞到一絲淡淡的香檳酒氣,更加擔憂:“你吃了酒,換我來!”
2肖邦的《拜彆》,也即Op.69-1降A大調圓舞曲L'Adieu,是首感慨的曲子。1835年,25歲的肖邦在德累斯頓與童年期間老友瑪麗亞蜜斯相遇。他們追思舊事,互生傾慕。然肖邦脾氣外向,且因家庭之故,瑪麗亞終究回絕了肖邦的求婚。拜彆時,肖邦為瑪麗亞寫下了這首圓舞曲,並在樂譜扉頁上親筆題了“L'Adieu”(拜彆)一詞。為了記念那段誇姣而甜美的愛情,肖邦將它收藏在身邊,在生前一向冇有頒發此曲。
“是嗎?”小女人還是笑容如花,一把挽住他手臂,道,“那我請你跳一支罷。”
一晃眼工夫,那黑影不見了。
他不曉得這孩子葫蘆裡賣的甚麼藥,隻本能地覺著跟她耗下去不會有甚麼功德,又掙了掙胳膊,道:“蜜斯,我真的不可。”
“挺胸。”孫立人在他背上輕拍一掌。唐邵明渾身彆扭,依言把肚子往前一頂,恰拱到孫立人腰帶上,更加難堪。“收腹!”孫立人揪著他的斜皮帶,今後一扯。
3Adieu:法語,意為再見。《三味書屋與百草園》中,魯迅先生所寫Ade,即為此意。
隻見高大魁偉的稅警總團孫團長正摟著個肩寬腰細的德軍軍官,大喇喇在廳中跳舞,偏那曲子還是施特勞斯的名作《春之聲》。這兩人塊頭俱是不小,踢正步似的在廳裡轉圈,甚是剛猛,毫無美感可言。細心一瞧,那跳女步的德軍軍官四肢生硬,半晌工夫就跺了孫立人好幾腳,顯是個內行。
女孩子幾不成聞地歎了一聲,續又說下去,“小妹她,從小野慣了。”
作者有話要說:注:
唐邵明行動生硬,低頭盯著腳下,鏜鏜地往地上踩,好好一首歡暢清麗的華爾茲,被兩人跳得開山裂石,虎虎生風。
孫立人從速移步上去,見唐邵明給孔令俊摟著腰,跟條竿子似的豎在那。孔令俊抬起一腳,踢在唐邵明靴麵上,臉上還是笑嘻嘻隧道:“唐哥哥,退這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