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_第38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以深淨心,成績身業,成績語業,成績意業。統統統統不善業道──如來所訶,皆已舍離;統統善業──如來所讚,常善修行。人間統統經籍、技術,如五地中說,皆自但是行,不假服從。此菩薩於三千大千天下中為大明師,唯除如來及八地已上其他菩薩,深心妙行無與等者,諸禪三昧、三摩缽底、神通擺脫皆得現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報得成績。此地菩薩於念念中具足修習便利智力及統統菩提分法,轉勝美滿。

察看此法得瞭然,廣為群迷興好處,入眾生界無有邊,佛教養業亦無量。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複以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人間生滅,作是念:‘人間受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著,則無生處。’複作是念:‘凡夫無智,固執於我,常求有、無,不正思惟,起於妄行,行於正道;罪過、福行、不動行,積集增加,於諸行中植心種子,有漏有取,複起後有生及老死。所謂:業為田,識為種,無明暗覆,愛水為潤,我慢溉灌,見網增加,生名色芽,名色增加生五根,諸根相對生觸,觸對生受,受後企求生愛,愛增加生取,取增加生有;有生已,於諸趣中起五蘊身名;生,生已衰變成老,終歿為死。於老死時,生諸熱惱;因熱惱故,憂愁悲歎,眾苦皆集。此人原因,集無有集者,任運而滅亦無滅者。’菩薩如是隨順察看緣起之相。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複作是念:‘於第一義諦不了故名無明,所功課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識,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名色增加為六處,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觸共生有受,於受染著是愛,愛增加是取,取所起有漏業為有,從業起蘊為生,蘊熟為老,蘊壞為死;死時拜彆,愚迷迷戀,氣度沉悶為愁,涕泗谘嗟為歎,在五根為苦,在乎地為憂,憂苦轉多為惱。如是但有苦樹增加,無我、無我所,無作、無受者。’複作是念:‘如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亦無作事,第一義中俱不成得。’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複作是念:‘三界統統,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彆離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故故?隨事貪慾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利誘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加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擺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便利慧起殊勝道。多麼為十?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得諸佛劃一法,而樂常扶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雖闊彆三界,而寂靜三界;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統統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功課無量不同;雖知統統國土如同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寂靜佛土;雖知諸佛法身賦性無身,而以相好寂靜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成言說,而能隨統統眾生出各種不同清淨音聲;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買賣解彆離,以各種相、各種時、各種劫數而修諸行。菩薩以如是十種便利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地;入已,此行常現在前,名為住第七遠行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