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往長遠世,過百刹塵劫,有劫名清淨,天下名光亮。
“爾時,太子受父王教,與十千采女詣香牙園遊觀戲樂。太子是時,乘妙寶車,其車具有各種嚴飾,置大摩尼師子之座而坐其上;五百采女各執寶繩牽馭而行,進止有度,不遲不速;百千萬人持諸寶蓋,百千萬人持諸寶幢,百千萬人持諸寶幡,百千萬人作諸妓樂,百千萬人燒諸名香,百千萬人散諸妙華,前後環繞而為翊從。門路平允,無有高低,眾寶雜華漫衍其上;寶樹行列,寶網彌覆,各種樓閣延袤其間。其樓閣中,或有積聚各種珍寶,或有擺設諸寂靜具,或有供設各種飲食,或有懸布各種衣服,或有備擬諸資生物,或複安設端方女人,及以無量僮仆侍從;隨有所須,悉皆施與。
爾時夜分儘,日光初呈現,其蓮正開剖,放大清淨光。
“爾時,太子以頌問言:
“彼香牙園側,有一道場,名法雲光亮。時,有如來名勝日身,十號具足,於中呈現已經七日。時,彼童女臨時假寐,夢見其佛;從夢覺已,空中有天而告之言:‘勝日身如來,於法雲光亮道場成等正覺已經七日,諸菩薩眾前後環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梵天乃至色究竟天,諸地神、風神、火神、水神、河伯、海神、山神、樹神、園神、藥神、主城神等,為見佛故,皆來集會。’
爾時,無憂德神說此頌已,為愛樂法故,隨逐善財,恒不捨離。
“爾時,太子即為妙德而說頌言:
“善男人,此天下中,有佛母摩耶。汝詣彼問:菩薩雲何修菩薩行,於諸人間無所染著,扶養諸佛恒無歇息,作菩薩業永不退轉,離統統停滯、入菩薩擺脫不因為他,住統統菩薩道,詣統統如來所,攝統統眾生界,儘將來劫修菩薩行、發大乘願,增加統統眾生善根常無歇息?”
勝解泛博如虛空,統統三世悉入中,國土眾生佛皆爾,此是普智光亮行。
汝不離人間,亦不著於世,行世無停滯,如風遊虛空。
“佛子,我於佛刹微塵數劫,念念如是觀於菩薩一一毛孔,已所至處而不重至,已所見處而不重見,求其邊沿竟不成得,乃至見彼悉達太子住於宮中、采女環繞。我以擺脫力,觀於菩薩一一毛孔,悉見三世法界中事。
“我觀仁者修諸妙行心無暫懈,威儀所行悉皆清淨,汝當不久得諸如來清淨寂靜無上三業,以諸相好寂靜其身,以十力智瑩飾其心,遊諸人間。我觀仁者英勇精進而無有比,不久當得普見三世統統諸佛聽受其法,不久當得統統菩薩禪定擺脫諸三昧樂,不久當入諸佛如來甚深擺脫。何故故?見善知識靠近扶養,聽受其教,憶念修行,不懈不退,無憂無悔,無有停滯,魔及魔民不能難堪,不久當作無上果故。”
“‘無量劫海中,天國火焚身;若能眷納我,甘心受此苦。
愛樂於佛不?了知菩薩不?眾僧功德海,汝能恭敬不?
汝見來乞者,或生吝嗇心;我心常樂施,汝勿違於我。
爾時,善財孺子頂禮其足,繞無數匝,辭退而去。
時我見太子,而生尊敬心,願得備瞻侍,幸蒙哀納受。
調柔具忸捏,恭敬於尊宿,無貪亦無誑,憐湣諸眾生。
不說彆人惡,不壞他所親,不侵他境地,不於他恚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