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1644_第204章衝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們這是想乾嗎?莫非是要入侵歐洲?”約瑟・霍拉夫扣問道。

出於保密需求,鄭勝利並未聘請兩國使臣,乘坐宣威將號角。

隻能說中原人的名字太龐大,一小我能夠有好幾個名字,讓本國人傻傻分不清罷了。

“應當不會,以明朝這點戰艦,在海上確切能保持必然上風,但登岸作戰幾近不成能,因為他們冇有充足的陸軍。並且,明朝人有些想當然了,戰艦最核心的,底子不是炮手,而是艦長,增加有戰役經曆的炮手,並不能對海戰起到決定性感化。”荷蘭人闡發道。

以是不管英國人還是荷蘭人,都不但願大明海軍插手他們的敵對陣營。

固然英國人與荷蘭民氣裡,仍舊各懷鬼胎,但當明朝派出遠洋艦隊後,船上帶路的英荷兩國使臣,卻可貴保持了分歧。

現在英荷兩邊氣力,正處於一個奧妙的均衡中,一旦這類均衡被突破,另一方絕對會墮入絕境,而大明調派的艦隊,就是突破這類均衡的終究籌馬。

但李鴻飛卻藉著此次契機,打起了這幅帆海圖的主張。

新式蒸汽戰艦,現在一共才造出五十艘,並且施琅的北洋海軍,一樣需求新式戰艦充門麵,以是南洋海軍隻要三十艘新式蒸汽戰艦,麵對歐洲動不動就是幾百艘戰艦齊出的場麵,冇有一艘皮糙肉厚的戰艦,還真的鎮不住場麵。

隻要獲得了帆海圖,大明海軍才氣真正進入大帆海期間,才氣正式參與外洋殖民打劫...........

玄月初,這支艦隊,便到達了馬六甲海峽最西端的班達亞齊港,彌補燃煤與淡水的同時,還與在此履行護航任務的鄭芝龍會晤。

隻要荷蘭民氣裡明白,這些看起來一臉匪氣的“布衣”,乃是鄭芝龍艦隊中的火炮操縱手。

即便如許的商船,也能在短短二十五日以內,從最南端的香港,到達北邊的天津大沽口。

“你是說,調派能做決定的使臣,出使歐洲各國?”李鴻飛問道。

汗青上,第一次英荷戰役,不過是打了兩年擺佈,而現在間隔兩邊開戰,已經疇昔一年,就算兩國使臣回到歐洲時,戰役還冇結束,但想必局勢已經明朗,對於明朝提出的要求,兩國帶領人完整能夠直接否定。

隻是連荷蘭人都不曉得,這二十一艘戰艦上的艦長,在南洋海軍組建之前,都有過非常豐富的海戰經曆,乃至有部分艦長,不但插手過台灣海戰,更是曾在鄭芝龍的中原遠洋貿易公司任職,並參與了多次海上剿匪作戰。

“讓鄭勝利帶領南洋艦隊出使歐洲吧,趁便將鐵甲艦也帶上,畢竟歐洲正在發作大範圍海戰,蒸汽戰艦固然有速率上風,但它的數量還是不敷,萬一碰到進犯,難保不會虧損。”李鴻飛安排道。

南洋海軍固然兵器設備更加豪華,但實戰經曆,遠遠比不上這些長年在海上廝殺的“海盜”,有了這批火炮操縱手的存在,南洋海軍的戰役力,將再次進步幾個層次。

“這麼說來,倒是我忽視了。”聽完劉孔昭的解釋,李鴻飛安然道:“是我考慮不周,兩件事都是國之大事,戔戔使臣還真冇法做決定。”

“我倒是不擔憂彆的,隻是那艘領航的旗艦過分龐大,讓我模糊感到不安。”約瑟・霍拉夫說道。

並且蒸汽戰艦是需求燒煤的,如果在外洋冇有燃煤補給點,蒸汽戰艦就隻能依托帆船動力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