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鎮國公_第84章 父子夜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現在,李承乾與李泰兄友弟恭,情深意切,實乃家之幸,國之福。

李承乾聞言,點頭稱是,心中亦安然接管了弟弟的才學更勝一籌的究竟。

假如黎庶得以啟智,入庠序朗讀詩書,又何至於受製於士族?

彼時,我與皇兄皆未能馬上作答,遂歸宮中詢諸師長。

縱使陸通所著非正統史籍,然其書中寓教於警,意蘊通俗,獨樹一幟,頗能啟民氣智,發人深省。

李世民覽後,亦對其彆出機杼之處讚美有加,覺得此書雖非金匱石室之藏,卻亦可為後學之鏡鑒。

李世民接過,翻閱其間,見其內容詳確,筆法精美,心中不由暗讚陸通之才。

喜好大唐鎮國公請大師保藏:大唐鎮國公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昔日李世民與李建成鬩牆之爭,手足相殘,令人扼腕。

李承乾侃侃而談,言辭間不乏過火稚嫩之處,然其觀點亦有獨到之處,彷彿窺得幾分門徑。

李世民雖有眾妃環抱,然其心之所向,仍獨鐘長孫皇後之溫婉賢淑,常常夜深人靜之時,總願與皇後共話桑麻,共享嫡親之樂。

雖其學養或不及世家後輩,然為公眾辦事,卻亦能遊刃不足,甚或更勝一籌。”

反之,若百姓明智,則能明辨是非,曉得何為當行,何為不當。

殿內喧鬨,唯有燭火搖擺,映照著君王等候的目光。

更兼智者生才,英才輩出,如此方能奠定萬世基業。”李泰言辭誠心,字字珠璣。

李承乾聞此言,不由側目望向李泰,麵上儘是錯愕之色。

繼而語重心長地警告李承乾:“承乾當勤懇向魏王學習,不成怠慢學業,荒廢工夫。”

而陸先生之意,則與此大相徑庭。”李泰續言道。

此事恐涉立長與立賢之爭,觀李世民往昔行跡,實為一觸即發之敏感議題。

“爾等從斯書中,可有所得乎?”李世民閱畢,目光暖和地轉向李承乾與李泰,輕聲詢道。

考校過一番根本課業以後,李世民複以典範著作為題,磨練二子之學問。

李世民亦是微露驚奇之色,凝睇著李泰,心中暗道:“此子本日之舉,大異平常,實令朕刮目相看。”

然愚笨無知易致狼籍,不辨吵嘴,皇家雖為治民之首,亦難保不為彆人所操縱,終致民反噬其主。

皇兄則需兼顧治國安邦之大計,其用心之深、費心之廣,遠非兒臣所能及。望父皇明鑒,體恤皇兄之勞苦。”

李世民見二子較往昔好學有加,心下甚感欣喜,遂召李承乾與李泰至立政殿,欲親試其學業長進。

“承乾,爾先言之。”李世民微微點頭,表示宗子先行作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