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指略_第八章:文字憂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筆墨毀滅之憂患,在於辯論,辯論之根,在於私心,若忘我家觀之,心無擺盪,念想天然,其無憂境地,何有憂患!

比方世人仇恨漫罵,仇恨於人,人不享福,其恨者心自生苦,漫罵於人,人無所染,漫罵者自出惡語,自受其罪,輕言道者,非論善惡人緣,皆自享福,無可製止,以其心輕故,不免磨難逼身。

若以鐵石心不為先人留字,先人則蠢傻似畜,若以憐憫心為先人留字,先人則以筆墨矯飾學問而多有傲慢,稍有博學即生驕易之心,見世人不及之即生歡樂,不樂彆人博學過己,妒忌乃生,雖有博學,不若無知,無知之罪,猶可憐憫,有知生罪,罪複深重。

不對應說法,名為惑人者,

言多而不貴,字多乃輕賤,

唯有人間事,休咎未曾斷。

若複有人慾問道義時,先自乾淨身心,先自扣問:我今於道行有何德能?有何資何質能問於道?有何德機能學習於道?若道可輕問,則事理不貴,若道可輕得,則道義非尊,若非高貴者,必為人輕賤,世人輕賤於道,則道不為貴,若道不高貴,我何必求之?若道至尊至貴,我何敢求之?

丙申年正月廿五日記之。

人間文辭,多有辯論,世外之言,則為宣說,宣說者,無居處,無安身處,無正亦天真,無善亦無惡,亦如是境定義善惡正邪則為宣說,不為論說,人間居善惡中者,以有善惡而辯論,是故統統辯論言辭不離善惡,以其有所居,有所安身,故有辯論處。

前人談天說地,事理較著,先人學字識理,因而明達,複於後代,學人識字不識理,學文不學意,因而外相粗陋之學為之富強,於此,世俗人增,學道人少,筆墨不專為聖賢所用,世俗六慾人亦善用之。

忘字見圖線,觀圖似望川,

必破萬種法,亦破各種心,

道也不成說,無深亦無淺,

心法對應立,對應為宣說,

有人因慈愛於人,輕宣道義,令人損道信根器,有人因高傲驕易,輕言事理,令人毀傷信根,如此善惡人緣,所輕言之義理,如人自心生仇恨,彼雖得道,不免心罪,得道者身心一體,故說罪苦逼身。

上古中古,筆墨高貴罕見,至於後代,筆墨廣遍,世人多知筆墨而筆墨為之輕賤,賊心者用筆墨為賊,禍心者使筆墨成禍,惑心者以筆墨惑眾,人間多善,則文風善,人間多惡,則文風惡,濁劣多時,不見潔白,金玉藏匿糞土之下,非筆墨之罪,用筆墨者有過。

人間之事,無益必有害,縱善用之極,亦不免斯事,用筆墨為禍者,必殃及文人,人不尊敬筆墨久矣,禍害在乎無知,無知之罪,無妄之災也,休咎之事,悲慘難說,痛不欲言。

於筆墨觀見,比方觀圖線,

罪非天賜,人自造做,萬物有靈,六合亦有其精力,民氣動念,無所洞藏,輕言道者,傷損於人,是故有罪,輕問道者,擺盪道心,是故有苦。

先人學問筆墨而自造罪,非造筆墨者之罪,而先人明見此事,猶為作字,彼先人之心亦生哀思,是故能感天動地,而先人驕易心重,狂傲熱惱增加,民氣浮動不安,光陰流轉倉促,善德根性不備,如何得聖賢之道而行之?

如是罪苦大,應解儘諸法。

道學流派無量計數,所分教門,亦難測數,小道無數無量,大道獨一,而諸小道皆自發得是大道傳統,蓋因小道生於大道罷了,乃至於正道不自知為邪者亦眾,如是眾生各以其道而行,故成其道,爭鬥者邪,相安者正,涵容者大,因而人間則有無量眾生類彆,乃至無量道統不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