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君無德行,豈為人所尊,
先人而後己,自愛自珍惜,
無私者皆死,忘我者全私,
不安止吉利,非是修德人,
身心是私有,而非無私者,
身心得安止,何必修無私,
聖者不無私,而能成其私,
自愛名仁者,仁厚澤六合,
以不見自我,自我見非自,
身心非自我,自我用身心,
若欲修真,當如是修為,本身精力,無一不明,乃名全明,自心神明,無一不真,乃名全真,如是乃名流命雙修法略,比方有人,修奪目而百萬神皆明,彼自心中,另有不真,雖明而不真,不名全真,平常修士,知識短淺,不能辯白,仙磨難測,當自修德,唯有吉利,能夠安止。
私者不無私,其私乃長治,
自害而害人,存亡輪無止,
若人不尋明,非可名修真,
善加思惟,此身是天所賜,父精母胎隻是緣成,此心知識滿是大地所載負,世人皆在此生,心識諸情,緣地而有,六合所賜身心,汝暫用之,本日世人用之而不養之,害之而不益之,忘恩負義,此名失德。
此等修真,雖得全真,而實另有無極之明未得,無極之明,無以是明,無所不明,此明非明,名之為明,離明之明,亦無明離,不成言說,言傳便利而名之,此真聖之境,統統言語不能申明,唯有自明,方能夠明。
以人身有如是精力之化現,六合亦有如是精力境地之變現,是故乃有天國天國,如是皆變幻,而世人皆墮幻中,是故乃有天國天國,人墮自心幻中,因而不能出離變幻六合,是故乃有墮地昇天之事,雖有修明者,彼等能明如此,若不能修為出離,知識雖明,識心亦墮此中。
若不自救者,無人可救之,
身得吉利安,心得吉利止,
頌:
自心尚無明,豈能照彆人,
汝等修靜定時,當起如是思惟‘我本日欲習靜定,欲得歇息,而我日日用此身為事,勞動怠倦,此身刻苦,搶先教此身得歇息,得靜定’,如是善修,先使身得安止,乃名有德。
不能離幻者,雖知亦墮此。
無愧於六合,仁者常愛人,
如是自合者,名為和合人,
凡身即道身,安止吉利尊,
頌:
民氣若不仁,不能仁於人,
身心皆敬真,假心合真靈,
真假一和合,凡身即道身,
如是妙明,亦有平分,而真妙明,乃真大成,得此明者,圓轉諸義,妙明心中,聰明無量,能於統統說統統,能離統統說統統,能說統統離,能離統統說,如是乃真明。
庶人無私重,以是害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