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指略_第十二章:修真訣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菩提道中,大略三乘,上乘菩薩道,中乘辟支道,下乘聲聞道,如是三種,比方金丹三品,皮上分三,而實是一,隻因修持者根器有彆,取向有彆,意誌有彆,故有三乘彆離,明分三者,而本是一,修真之人,不成好高騖遠,亦不成驕易高低,驕易是修真之路,嚴峻罪惡。

四種禪定,定慧均等,故名禪定,是故修此四種禪定,善養慧性,明智德,第三禪定時,心慧圓明,受極妙樂,能於一時,暫舍我執,以其住樂,是故不能永處離我清淨,雖暫似滅儘,而實非滅儘,第四禪定中,心舍苦樂,念恒清淨,若慧圓明,則於此中得離欲清淨擺脫道果,若慧不敷,尚需修圓四禪境地,若複不能滅儘擺脫,則入四種空界定中,此中定多慧少,儘乎四空定而得慧圓擺脫,難味無上菩提妙理,故其聰明雖似無儘而實粗淺。

餘在此處,隻說略事,不作纖細明說,隻為令人知見各種修行法不同,使修真之士,不至於自覺修學罷了,至於菩提道修法,亦是修真之事,當略而說之。

複當明白何為苦厄,人間世人,聰明淪冇,不思賢德,愛好貪慾受樂,輕易偷生,恐懼存亡,此等人以身心疾病疼痛為苦厄,修真之士,當思存亡之事,當思聖賢之所行動,諸賢聖以有身為憂患,以有貪慾為苦厄,以有存亡為苦厄,以愚癡無知為苦厄,修真之士,不成沉湎人間愛慾而忘聖賢之所教,亦不成以自心漏見猜度聖心賢意。

無所非無所,無可計算所,

妙觀清淨性,清淨不成得。

自發得有果,而實果亦空,

有下品法,誠意靜慮,意守觀想,調息凝神,收聽返視而觀想諸像,彼煉精氣而化物象,內觀得見,繫心內境,亦對勁照朗然,於內觀中如第二天下,亦開靈眼,得觀六合精氣顯化形象或及流轉,內觀有六合,表麵亦有資訊境地氣象,內修精竅而化仙胎之身,彼仙胎非上品胎,亦不似中品胎,如婦人養胎有嬰兒,彼等亦有仙胎之嬰,有通達眼,察看六合,多有氣象,此法凶惡,修持龐大,忌諱亦多,於至真路稍遠,故名下品。

將竅歸於虛,無中產妙有,

水火生元精,元精可退病,三關複三關,三品法各演,

收心聚精,天然虛明,上品動手,直入虛靈,二明同現,妙不成言,中品動手,多以奪目先現,後心明,而後雙明合一,遂化道竅,煉氣合神,煉神於虛,竅中奧妙,無竅之竅。

修真底子之事,不成不先說,修真之士,若欲修法,當須服膺。

大論其綱,修真之人,先須檢點身心行動,於平時中,能以良善心做思惟,乃能夠學修諸法,蓋諸修真之法,隻為然苦厄,洞明統統理,若心有不善,有無良意,則是惡性風俗之所存焉,若此等心修行諸法,必壞身心,或害人間,非善修持者也,修真之士,當作第一忌諱之事。

於粗淺靜定,調息以凝神,於纖細靜定,收聽與返視,

中華之地,道華奧妙,諸法鹹聚,聖賢諦視,本土所傳,仙道諸法,上古之人,尊道貴德,聰明根器,直入品德,漸次福薄,聰明損缺,因而乃故意想、存意諸法,輔以修行,參玄悟道,再次之世,民氣德薄,根器亦短,因而乃有修身入心,身心雙修之法,後代當中,身心根器,漸次不同,因而性命之術,修行之道,亦為紛繁龐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