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指略_第十三章:修真綱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明達真偽者,於偽中得真。

諸修真之士,當須自量其力,欲作多麼修持,欲行多麼法,莫生攀比計算,莫墮兩邊見地中,誠意理心,收心攝性,安止身心而涵養德行,草頭法得,可期聖界,心無聖德行,定不為聖真。

以愚癡言,作如是說,實修者謹慎處置,丙申年三月廿七日記之。

修真之人,師法六合,端方周遭,無執無失,始終以內,無有亂也,無輕無重,前後如一,因而存亡以內通達如一,此存亡若一,人間來去亦為一,已得於一,萬事皆畢矣。

德行圓成破愚癡,統統智人不動地。

心無聖德,不作聖也,所作心機行動,不為聖行,亦非修聖,聖德不備,心神不明,心不明者,豈得見真?縱有薄慧,宿福而至,非修有成,見亦為幻,無聖根也,修真之士,當堅毅道心,當立正心,以破邪妄,以普通識,破諸邪論,於自心中,邪見不生,邪念不起,純一正性,有增無減,如是行動,是真修行。

妄情本因真情生,妄心亦是至心童,撤除妄性邪亂性,純真一性自圓明。

若大行者,不伐賊而賊轉為忠,身心以內,統統吉利,得無量安隱,身心明,照徹人間表裡,而人間表裡不能見其明,日光之下,人間即明,然亦有暗,而其明處,統統皆明而無礙人間明暗,人間明暗皆在其內。

聰明何所來,無智無慧地,以二元入一,一歸〇亦滅。

修真之士,當明道情,人間妄情,貪愛沉重,墮留存亡,斯須罷了,誘人慧薄,不信存亡,彼不修行,傾喪德行,亦無聖心,鮮有賢智,誹謗叢生,若無緣者,不成輕說,使誘人生非議,開罪無量,亦障自真聖路。

讚:

此中清淨人,心恒居勝淨,念想如諸物,彼情在物外。

真情非無情,無諸妄情也,癡迷恩仇內,妄情豈至心。

正邪不爭鬥,明暗任悠遊,心不取於法,能取統統法。

諸法從心起,修身從心立,心用身而修,諸行以心許。

應善涵養身心,重視飲食起居的作息,如許才氣有規律的餬口,六合因骨氣有度而能四時日夜變更,萬物得以生息,若六合的骨氣不能有度,四時日夜變更不有常,則萬物入死。

眾修真者,皆知安止身心以入靜境地而參悟奧妙,但是如何入,如何安止身心,何為身心安止,何為入靜境地,何為參悟,何為奧妙,此心從何來,到何去,道為多麼,多麼為修,何為修道,何者為真,何為非真,修行始終之事不能通達,則難為眾宣說正路,是故古往以來,修行最難,難於伐取天下遠矣。

無所依處依統統,二歸一亦有依,無依而依統統依,統統依於無所依。

有為與有為,亦是陰陽事,慧者習有為,智者入有為。

本已染毒重,身心有苦根,中毒本已苦,拔毒苦作樂。

歧途眾生本非邪,與真聖者來一處,邪若不邪即歸真,真若不真即入邪。

以六合法例,順六合攝生。

頌:

若欲得一,先須知眾,眾尚不明,鮮有測一者,是故初學修真者,搶先安止身心,使一日紛飛之思慮處靜處,居靜時,安隱當中,心得歇息,安其心時,其身亦安,止其心時,其身亦止,如是身心,皆得歇息,於此歇息,能離人間狼籍,能生離常世溫馨,靜息身心,則精氣如六合**天然生,身得養也,心如晴空,亂雲不擾,心得開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