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指略_第十一章:妙心眼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根性不純,如之何如,比方有人,生有眼德,輕者見色,中者觀光,重者透視,或有靈眼,輕者見精,中者見靈,重者觀界,或故意智德,淺者共情,中者窺思,深者觀識,或有耳德,輕者辨細音,中者識百千微聲,重者觀無聲之聲。

又有靈眼重者,不但能見資訊,亦能見陰靈,而陰靈則以精氣為命,彼資訊者,不能離骨肉之地點,因地氣而存,地氣若散,彼息即滅,資訊者,若夫書庫,通靈人能夠讀取其影象,自感為交換,然所聽聞不能儘信,比方一石像,有彆外人丹青其身,又有鳥獸糞汙其身,資訊乃精氣也,如鏡照影,所見所曆皆能載之,與資訊通靈,所見不但其平生認識,亦有彆外資訊之所感染。

如是自省疇昔諸不對,陋眼不見深妙,自發得是,於諸禁戒,多有犯失,受三毒惱,豈可怨乎,餘常思不若忘失統統,無知而活,知是懶惰,經常盤桓,進則茫茫無所知,退則憂苦身心,故常處知如無知地步,於統統事,不辨真假,於認識心,亦不辨認,無所可處,無所可選,依此無所依地,暫作妄圖,以妄心應人間,以無私心獨處,樂則隨樂,苦則隨苦,茫茫平生,或將如此。

至於人間大地,在太空內,疇昔現在,所經曆者,皆有資訊存留,雖天下可滅,精氣可滅,乃至太空可滅,而彼虛靈不滅,若大行者,以道眼觀太空壽命,則知疇昔太空當中,有多少天下起起滅滅,彼等天下,是何形象,彼天下中,眾生類彆,乃至於人,生滅人緣。

覺心有前後、深淺、粗細、輕重,觀心亦如是,無量心等,複有粗細深淺,擺脫心中,有擺脫性識不同,知見心中,有統統智不同,知見有二,內知見、外知見。

展轉天下生,循複天下滅,存亡數無央,眾生無不同,

縱使已有證悟,縱得擺脫,縱得擺脫知見,或心擺脫,或慧擺脫,雖得如是成績,亦當奉持戒行,於諸三昧中,雖得安閒,而於妙心,可貴明覺,雖得明覺,一定不退,統統時處,皆當謹慎,於此妙心中,內省智心、慧心、知見心、擺脫心、無量心、覺心、觀心等等,如是諸表情地,皆須謹慎持正。

如是人等,生而有神通,然皆不為聖,以其根性中,疇昔福德神性遞傳於此身耳,既得此生,即以此身為重,疇昔不成變,將來決在今,是故當今為重,人生運氣,即在當今把握,未來世當流轉那邊,當有何運氣,當有何機遇,皆係此生之所為也。

眾生身故,心識藏匿,至於識海,本來不滅,是故乃說,已生之事,永不能滅,已成之事,無可變動,過往久矣,自眾生第一世輪轉,隨其認識心所生愛憎棄取,各自做業,或善或惡,或進或退,於人間存亡中,隨時到處,皆在妙三昧地,無暫離時。

劫長劫短,資訊來去,比方人間諸靈鬼類,得見疇昔諸仙及修者遺址,自化形象,或有人緣,隨賢聖資訊而感生,或隨諸仙遺址感生,彼等多不知此,故名號多同諸聖賢。

千億界滅,千億界生,虛空本位,輪轉生滅,虛靈之精,虛靈之息,隨眾生業,應感而聚,聚化成界,或以水聚,風造天下,或以風聚,攢水成界,或以精光,造化天下,或以精氣,凝合天下,或以靈息,感生天下,或以靈性,合氣成界,或以靈質,風息鑄成,或以妙音,感化而成,靈息流轉,精力機樞,眾生共業,打動化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