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之人,複有分歧族類混血生養,是故多族血脈稠濁,彼等神性隨緣亦彆,或複有人能以雜神性而學成諸雜知識,或複有人以雜神性,學習諸知識,無一所成,或複有人能學幾分,或最多分,是神性認識根器駁雜之故。
另有一人,見其兩邊見及中間,複自見空容,因而自言四種見地,言曰:存即有理,理隻在彼各自中,若等觀四類,則無正偏,若四類對比,理皆不正,因而第三空容者於諸空中,見三見地皆有不正,獨不見於正,如是名為等空者,而實第三空者,亦有三種見地,即皆有理,即獨占理,即理不正。
世情或流變,世相亦隨遷,
五根識性,及其識神,易可知見,唯成心識,自我心機,乃難自見,苟或有人自見心機,乃難自主,若能自伏心機,能調禦自心本身,如是報酬人間罕見者,當知人間難事,統統諸難,不如此難,能摧此難,則名自強。
如是諸小風俗尚不認知,何況最深習性之所見地,流於皮屑,如何信知骨髓之精純,空說血肉,如何信知精力之奧妙,信知尚不成得,如何得行此路?是故於不信者不成言其深,於皮屑者說血肉,於血肉者說骨髓,於骨髓者亦難言精力之奧妙,何故故?骨髓之無形而精力之無相,於無形之心,難信無形之妙,縱複書可,亦難行之。
水性淨滌,於人間津潤生命,於太空彆外境地多為流性,於最上認識界中亦有滌識,是故說人間內水界亦遍覆滿,風性擺盪、散逸,人間統統境地,至於最上認識界另有動識,是故風界亦遍滿人間,地性載負,複有墮性,亦無形性,若以陰陽論,地乃陽性,此中藏陽,人間最上認識境地亦不離陰陽靈性,是故說四大種性境地遍滿人間。
命理之事,一世尚難言儘,何況三世之變,是故善《易》者不卜,以其知命理之底子也,世人神性認識之大流,乃名為世道,此略說罷了,世道之稱,除人以外,另有諸多植物、植物之所決定,統統統統,總和流變,乃為世道之征象。
古往今來,統統國土,皆貴男而輕女,非獨一地,不為成見,此道乃六合正理,非偏疼男人,此道乃珍惜男女之道,蓋因報酬六合子,六合之道常珍惜不止。
室內無空,不能容物,若心如太空,則容太空以內統統知識,太空以內有多麼知識?有善、有惡、有是、有非、有大、有小、有淨、有濁、有賢、有愚、有忠、有奸、有人、有牲口、有智、有不智、有白、有黑、有愛、有害、有毒、有藥,有各種兩邊知識,亦有中心、中間、中和、中庸等各種中見地,因而人間有此三等見地,名為兩邊及中。
識神非形色,乃為認識根,
大塊命悠長,人天合一壽。
五根亦各自有其神用,所謂眼神、耳神、鼻神、舌神,身亦有諸節神、百脈神、竅穴神、臟神、腑神、精力、氣神,各種神用,各有根性識神,統統根識神統稱為識神,是故識神乃一總境,此中有諸小界。
於大家間,說人道時,乃說民氣之脾氣,不說人身之脾氣,而人道非止民氣之意性,民氣之認識性,乃因五根識性而變動塑成,五根天生不等,五根之用即有彆,人因五根之用彆,乃生彆樣心機,因而人入彀較頗多。
人之識性,亦名識情,情性之辨,比方火焰,火能現色,能居虛空,能穿山石,能徹金鐵,縱覆水中,亦能藏火,比方民氣造作,乃生熱惱,此五根身,為之生熱,熱即火性,是故交間表裡,乃至虛空,皆為火界之所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