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撫天下_第七十二章 阮家之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那名為錢林的考生點頭稱是,阮元又問道:“這凡是兵製,本是以備戰事所需,若兵製不能與戰事相連絡,則空言軌製,實在無用。太上皇臨朝六十年,以十全武功稱,這些戰事你可清楚?若清楚,自可從當選一場戰事,詳加申明,如何?”

錢林答道:“門生謝過學政,這十全武功自門生看來,此中最艱钜者,應是第二次大金川之役,此役仇敵因山扼守,大金川一帶,多是崎嶇之路,我師火炮搬運施放,多有不便。又兼前任統帥溫福溫中堂草率無備,竟為仇敵所襲身亡。是以乾隆三十九年,太上皇遣阿中堂前去督師,阿中堂因地製宜,知仇敵據險,不成冒進,隻可穩步向前。又定合圍之策,即先取仇敵羽翼小寨,再將勒烏圍、噶拉依兩處大寨圍困其間,仇敵先失羽翼,又被阿中堂數層包抄,天然也就有力再戰,終究降於天朝。”

阮元所言不朽,實在說的是前人所言“三不朽”,即人生於世,該當立德、立言、建功,三者有一傳播於世,其人便稱得上“不朽”。但是德行過於籠統,難以影象,建立事功又常常需求身份職位作為根基前提,是以大半讀書舉業之人都不成能在這兩個方麵有所建立,既然“德”與“功”都不易傳播,讀書人最大的但願,也就是能夠著書立說,將思惟儲存下來了。但很多人又苦於家道貧寒,有力刊印本身的著作,乃至於身故言滅,如果連個情願幫手刊印冊本的朋友都冇有,那本身的名字便會永久消逝在汗青當中,再也難以尋覓。是以焦循聽到這裡,也如平常士人普通表情彭湃,忍不住連連點頭。

這日剛過五更,阮元便早夙起家,說是有幾個府的生員需求補錄,事關童生們前程,不得失慎重。看著阮元對門生都如此上心,孔璐華心中也不由有些憤怒,但轉念一想,這恰是個好機遇。因而,她特地讓下人燉了雞湯,待巳初時分,內宅用畢早點,她便和蓮兒一道,帶著雞湯到了觀成堂後,籌辦看著堂前環境,乘機而動。

阮鴻自也應了,焦循看著阮元繁忙的模樣,也不由啞然發笑,道:“伯元,這幾日是如何了?這編定冊本,可不是多麼輕鬆的事啊?如何你這一下子,就有了這麼多心機了?”

有關大金川之役,清廷自有相乾《安定方略》傳世,故而錢林能夠曉得這些。而錢林這一番應對,也是幾無滯澀,其間觸及大金川冷僻地名甚多,這些地名又大多拗口難讀,孔璐華在後堂聽著,縱是她多讀書史,卻也不知所雲。就連阮元和焦循在前堂聽著錢林這番闡述,也不得不幾次低下頭來,看著案上安排的大金川地理圖,才氣曉得錢林所謂各寨山梁均在那邊。阮元聽著他對答如流,連連點頭,可語氣竄改卻不較著,道:“你先下去,待學署商討完了,天然會奉告你取錄與否。”

阮元聽著父親疏導,本身心中也深思了半晌,可思來想去,要想讓這很多人都能夠對勁,卻一時全無眉目。

可對於孔璐華而言,如許的餬口卻完整不是本身想要的。

“乾隆四十年,阿中堂先破金川東北,又霸占康薩爾山梁,仲春,霸占斯莫斯達寨,蒲月,我師打擊巴占,索諾木之眾前後援助,一時不克。是以阿中堂遣彆部軍分兵舍圖枉卡,使索諾木前後不能相顧,七月攻破果克多山與章噶,勒烏圍彈儘援絕,遂降於我師。入冬,阿中堂又連克噶占瑪爾古當噶諸寨,合圍噶拉依,乾隆四十一年,索諾木眼看局勢已去,遂降於阿中堂。此役,阿中堂步步為營,合圍要塞,誘其救兵而擊之,此等戰法,皆因地因時而動,事半而功倍,是以大金川一役,我師終得全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