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天下神器,不成為也,不成執也。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是謂微明。
道隱知名。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四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常使民無知無慾。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一章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品德經」:第十章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虛其心,
樂與餌,過客止。
悠兮其貴言。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儽儽兮,若無所歸。
風雅無隅﹔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五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六章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覺得教父。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三章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誠全而歸之。
吾以是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我獨泊兮,其未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明白若辱﹔
無執,故無失。
魚不成脫於淵,國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知名之樸,夫亦將不欲。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二章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地無以寧,將恐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何謂貴大患若身。
老子:「品德經」:第十九章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二章
愛國治民,能有為乎。
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善結無繩約而不成解。
善有果罷了,不以取強。
視之不敷見,聽之不敷聞,用之不敷既。
殺人之眾,以哀思泣之,克服以喪禮處之。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天長地久。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上德有為而無覺得﹔
始製馳名,名亦既有,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是以賢人有為,故無敗﹔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強行者有誌。
廣德若不敷﹔
天得一以清﹔
是謂襲明。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故滿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夠悠長。
恒也。是以賢人處有為之事,
故能成其私。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