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_101|6.9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搏之不得,名曰微。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實其腹,

老子:「品德經」:第九章

其次,畏之﹔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老子:「品德經」:第十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泛兮,其可擺佈。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聽之不聞,名曰希﹔

強行者有誌。

不尚賢,使民不爭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知常容,容乃公,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二章

滿足者富。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是非相形,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致虛極,守靜篤。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四章

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誠全而歸之。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何謂寵辱若驚。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九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其事好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儽儽兮,若無所歸。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五章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自伐,故有功﹔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品德經」:第七章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荏弱勝剛烈。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離輜重。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章

吾以是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故能成其私。

往而不害,安平泰。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夫兵者,不祥之器,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善結無繩約而不成解。

愛國治民,能有為乎。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飂兮若無止。

悠兮其貴言。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德有為而無覺得﹔

上仁為之而無覺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