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_72|6.9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是非相形,

愛國治民,能有為乎。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老子:「品德經」:第八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曠兮其若穀﹔

希言天然。

老子:「品德經」:第十八章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保此道者,不欲盈。

繩繩兮不成名,複歸於無物。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飂兮若無止。

公乃全,全乃天,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經」:第六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我獨泊兮,其未兆﹔

儼兮其若容﹔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猶兮若畏四鄰﹔

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何謂寵辱若驚。

誠全而歸之。

太上,不知有之﹔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厥後。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古之善為道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不自見,故明﹔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何謂貴大患若身。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聽之不聞,名曰希﹔

猶兮若畏四鄰﹔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一章

搏之不得,名曰微。

不自伐,故有功﹔

知常容,容乃公,

老子:「品德經」:第九章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老子:「品德經」:第十一章

大道廢,有仁義﹔聰明出,有大偽﹔

上善若水。

何謂貴大患若身。

老子:「品德經」:第六章

老子:「品德經」:第八章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老子:「品德經」:第十一章

荒兮,其未央哉。

其次,侮之。

揣而銳之,不生長保。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此三者不成致詰,故混而為一。

六合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平,動而愈出。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覺得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澹兮其若海﹔

是以聖報酬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太上,不知有之﹔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聽之不聞,名曰希﹔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渙兮若冰之將釋﹔

何謂寵辱若驚。

故有之覺得利,無之覺得用。

我獨泊兮,其未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