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_76|6.9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其次,侮之。

無執,故無失。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一章

是以賢人之治,

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地得一以寧﹔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九章

埏埴覺得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一章

上德有為而無覺得﹔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

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則攘臂而扔之。

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

上德若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天乃道,道乃久,冇身不殆。

神得一以靈﹔

大道泛兮,其可擺佈。

老子:「品德經」:第十二章

大器晚成﹔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善結無繩約而不成解。

執大象,天下往。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道隱知名。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一章

飂兮若無止。

何如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偏將軍居左,大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何謂寵辱若驚。

建德若偷﹔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六章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神無以靈,將恐歇﹔

善有果罷了,不以取強。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七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章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六合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平,動而愈出。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老子:「品德經」:第十五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善數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成開,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九章

善之與惡,相去如何。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處世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八章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視之不見,名曰夷﹔

我獨泊兮,其未兆﹔

天下神器,不成為也,不成執也。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是以聖報酬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夫樂殺人者,則不成得誌於天下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